【太平洋汽车网 轮胎频道】笔者的上一辆车曾经用的是德国马牌MC5轮胎——虽然它只是一台百公里加速需要17秒的自主品牌小型SUV,但MC5在干湿地上出色的动态极限体现,还是让我的小破车如鱼得水驰骋自如。然而,因为一次疏忽碾坑,小破车与MC5的缘分最终定格在一年……
两年之后,在泰国海滨城市芭提雅,德国马牌正式公布了MC5的替代者MaxContact MC6(下文简称“MC6”),也再次勾起了我脑海中对MC5的记忆。借此机会,我们还可以对MC6举行一番详细体验,看看这款德国马牌全新第六代产物,是否为合格的MC5继任者。 关于德国马牌MC6公布会的信息,请点击以下链接了解更多: MC6静态体验:全身穿上“运动装” 在MC6公布的前一天,我们通过官方发放的媒体资料提前获知了MC6的花纹设计。在第一眼的印象中,我还一度以为官方图片是不是弄错了——和MC5的花纹相比,MC6的花纹设计着实是太运动化了。 其实,在MC6看似简便的胎面上,隐藏着德国马牌赋予它的六种专用花纹。 第一种是肩章式抓地沟槽。MC6接纳非对称花纹设计,轮胎分为内外侧,此中内侧的沟槽微小且麋集,是基于性能体现而专门设计的。 第二种是非对称式支持肋条。MC6胎面肋条肩部的支持角度是非对称设计的。 第三种是一连式肋条花纹。仔细视察MC6中间肋条的花纹,我们可以发明这些肋条都是团体一连的,并没有横贯的沟槽将肋条划分为若干的花纹块。 第四种是肋条边沿倒角。这种设计现在已经成为轮胎花纹设计的主流元素。 第五种是稳固键。这个设计的作用是固定和稳固外侧花纹块和纵向的肋条,形成一个稳固的单元,增强操控性和转向抓地力。 第六种是3D主动降噪系统2.0。这种设计在去年公布的CC6和UC6当中也有接纳。 看完MC6的花纹设计,我们再来看看MC6的物理特性。 MC6的胎冠触感不算太硬,双手按压不用太吃力就能将胎冠按凹陷;而胎侧则有足够的韧度,不会很软。 MC6胎面共有四条纵向沟槽,此中外侧第一条沟槽(沟槽1)最浅,其余三条沟槽深度相当。 看完上文介绍的六种专用花纹,大家肯定十分好奇MC6的实际体现究竟怎样。在本次MC6的公布会结束后,主办方特意安排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场地体验项目供媒体举行亲身体验,而且还设置了一个对比对象——正是MC6的“前任”MC5。结果怎样?下一页见分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