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关于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政策分析的学习心得

查看: 675 | 评论: 0 | 发布者: robot

放大 缩小
简介: 【学员风采】张畅(1981年生,经济学硕士,现任财务共享中心四川分中心综合管理处、资金结算处 ...

学员风采

张畅(1981年生,经济学硕士,现任财务共享中心四川分中心综合管理处、资金结算处负责人,历任川电股份会计,色曲公司财务部副主任,四川公司计划发展部前期项目管理岗,财务产权部资金资产岗)


关于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与政策分析的学习心得

    

  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殷醒民教授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讲述了今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介绍了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对中央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重点任务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1、“去产能”,不如“调产能”。 殷老师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的,是通过增加投资,用新的、更高质量的供给,代替旧的、低质的供给,使我们的产品、服务提升到新层次。 “去产能”,很可能导致部分地方政府仅从字面理解“一刀切”,这样反而导致经济结构出现又一次不平衡。而采取“调产能”,是要把落后的生产力淘汰、先进的生产力留下,在调整中去除落后的产能,才是关于去产能的正确理解。

   2、 “去库存”,不如“减库存”。 殷老师认为,对于库存问题应该分行业、分区域、分情况讨论,不能盲目地“去”。而  解决库存问题最重要方式,应该是扩大总需求,去库存会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只靠今年一年就完成是不现实的,对此各方应该有心理准备.

3、“去杠杆”,不如“移杠杆”。殷老师认为,把金融、非金融机构的杠杆转移至政府、居民这两个部门。在我国,杠杆主要由非金融机构,即企业承担,政府和居民的负债率很低。一旦企业出现经营风险,杠杆问题就会由金融机构背负,这会对国民经济和金融体系造成破坏性影响。基于我国居民储蓄率高、政府财力强的特点,应该鼓励居民和政府扩大支出消化企业的库存,使企业的负债率下降,化解国民经济的杠杆风险。

   4、 “降成本”,主要靠投资。 殷老师认为,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背景下,依靠降低工资来降低生产成本,不可能。只有增加投资,更新技术和生产设备,促进效率提升,才能真正降低成本。此外,对劳动力也需要增加教育投资,促进人口素质提高,通过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激发经济活力。降成本是个动态、循环的过程,投资是推动降成本的正向循环的最有效手段。

5、“补短板”,仍然主要靠投资。所谓“短板”,就是供给短缺。殷老师认为,借助于“补短板”的政策指导,实现经济资源重新配置,是经济和社会结构调整的实际路径,将开启新的国家能力建设时期。主要表现为:一是物质与人力资本投资增长;二是新的投资领域的选择;三是基础设施投资空间;四是扩大投资来培育发展能力。

殷老师这门课程不仅信息容量太大,信息量也大,所以并不太容易消化,细细思量,窃以为:逻辑上,大禹治水,堵不如疏。供给侧结构改革,“三去、一降、一补”,主要在“去”,减少供给,如同“堵”,操作不好,经济下行,就赌上了中国的未来,日本失落的十年教训深刻;而增加需求,如同“疏”,众流归海,海纳百川,筋脉通,则百业兴,经济形势自然向好。但中国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只靠逻辑,靠经验。因此,在目前的经济困局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是要靠实践,要勇于试错,要聆听不同的声音,这更考验决策者的智慧,我唯愿中国经济能继续勇立潮头,取得成功。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