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东楼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汽车出行市场变数陡增,尤其是围绕着二三名之间的竞争更是异常激烈。而在最近,根据专业数据分析机构QuestMobile公布《移动互联网 2017 年Q2 夏季陈诉》数据表现:嘀嗒拼车以 506 万的月活泼人数,超越Uber、易到等一众网约车客户端,成为仅次于滴滴出行的第二大独立用车办事APP,并大幅领先于首汽约车、易到、神州专车等出行类APP。 而来自更早之前猎豹智库公布的《 2017 一季度中国汽车出行类APP排行榜》也表现:在活泼渗透率方面,嘀嗒拼车也已成为滴滴系之外的第二大汽车出行类APP,不但用户渗透率高居第二,并且在周打开次数方面更是大幅领先于所有的汽车出行类APP。 因此,对比这两份陈诉数据不难看出:嘀嗒拼车在用车办事范畴行业第二的优势已经悄然建立。 另一方面,QuestMobile的《移动互联网 2017 年Q2 夏季陈诉》还披露,截止到本年 6 月,整个出行办事市场月活泼人数为 6937 万,同比降落20.3%。除了嘀嗒拼车、首汽约车得到同比增长之外,包罗滴滴出行、易到、神州专车等用车APP皆出现下滑。 这说明,现在行业整体正处于下行态势。而在这种大背景下,作为一家没有巨头背景的创业公司,嘀嗒拼车可以或许逆势跑赢大盘,维持20%左右的增速,越发实属难得。 上位行业第二,嘀嗒拼车为何跑赢大盘? 那么问题来了,嘀嗒拼车为何可以或许逆势跑赢大盘?分析来看,嘀嗒拼车之所以可以或许在本年成功上位行业第二,并逆势跑赢大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缘故原由: 第一, 嘀嗒拼车是政府支持鼓励的共享经济出行模式,因此受政策的影响最小。 从QuestMobile数据上可以看出,用车办事市场的用户范围降落的一个根本缘故原由是滴滴、易到等网约车产物的用户范围大幅降落。分析来看,滴滴、易到等用户范围的下滑主要是受到政策的影响。而易到之所以降落幅度更大,可能除了受到政策影响之外,还与乐视危机导致的司机提现难等有一定的干系。 众所周知,去年以来,全国各地都相继出台《网约预约出租车经营办事管理细则》,对网约车平台牌照、网约车车型以及驾驶员籍贯等都提出严格要求。而新政的出台,更是直接导致滴滴、易到等网约车平台司机数量降落,而这间接使网约车代价上涨、约车难等问题再现,最终导致了网约车平台用户的流失,不少搭客更是开始重新选择地铁、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出行。 相较而言,嘀嗒拼车的产物定位非常明确,主要做共享拼车,其以“顺道”为原则,让有车族为与自己工作地点附近及住址附近有乘车需求的人,提供互助出行,共同分摊出行成本,在不增加道路负担的情况下提升交通运力,这其实才是真正的共享经济出行模式。而从 2014 年以来,国家有关部门更是不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拼车市场发展。比如交通部在 2015 年 10 月对外公布了《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办事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当中,就开始明确并推广拼车概念。而在本年 3 月,作为顺道拼车范畴的领跑者,嘀嗒拼车更是成为全国首家得到政府备案的合乘平台。 显然,嘀嗒拼车不但未受网约车新政影响,并且很可能因此获益,甚至分流了原来滴滴、易到等部分专车用户,而这或许是嘀嗒拼车可以或许跑赢大盘得到逆势增长的第一个重要缘故原由。 第二,嘀嗒拼车的主要用户群体为白领上班一族,其出行为中长距离通勤的刚性需求,所以不容易受补贴降落以及共享单车渗透的影响。 实际上,从去年下半年以来,滴滴、易到等网约车产物的用户范围就开始出现了降落的趋势。这一方面是受政策影响,另一方面也与网约车平台补贴普遍降落,以及共享单车的不停渗透有关。众所周知,在网约车开始普及的前几年,各大用车APP的补贴大战不停,滴滴、Uber经常向用户发放优惠券,而包罗易到、神州等专车APP更是大做充多少送多少的活动,这对付市场的快速普及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然而,随着滴滴和Uber的合并,以及投资者对付企业盈利的要求,各大用车平台纷纷停止了补贴,出行市场回归理性。这使得原来用车市场的主力军白领上班族们重新开始选择交通工具。从QuestMobile的陈诉数据可以看到,在月活泼人数方面,尽管滴滴出行APP降落了8%,但是滴滴司机出租车APP却增长了32%,这意味着不少用户又重新开始选择出租车通勤。此外,共享单车的崛起不能不提。而在QuestMobile陈诉当中也表现,ofo、摩拜等两大单车平台的月活泼都超过了 3000 万。而这一个近几年刚兴起的出行市场,对付原有的短途汽车出行市场也是一个分流。 不过,从嘀嗒拼车保持19%的增长来看,作为代价更实惠的出行方式,对付白领上班族们来说,在快车、专车代价上涨之后,顺道拼车将是一个重要的选择。并且,由于白领上班族的主要用车场景为中长途上下班通勤,所以共享单车无法覆盖或替代顺道拼车这一用车场景。因此,这正是嘀嗒拼车可以或许逆势增长的另一个缘故原由。 第三,嘀嗒拼车早已开始尝试从出行平台向共享互助交际出行社区的转型,强化交际在拼车办事当中的体验,这不但使得其产物更具粘性,并且还可以或许吸引更多的车主和用户加入拼车大军。 打开嘀嗒拼车的APP可以看到,其操作界面与滴滴出行、神州专车等用车平台皆不同。首页除了用车办事之外,更有搭客和司机的用户体验分享。与此同时,嘀嗒拼车上还为用户提供同城、附近以及相关主题的结伴拼车信息公布,以及还有包罗车险、4S店保养、洗车等各类车主生活办事。 这意味着,嘀嗒拼车早已不是单一的拼车工具,而更像是一个基于交际出行的生活办事平台。而从猎豹智库公布的《 2017 一季度中国汽车出行类APP排行榜》表现,其周打开率方面明显高于其他用车APP,这足见其作为社区平台的粘性。 嘀嗒拼车将来还能更进一步吗? 前面提到,从整个用车市场来看,嘀嗒拼车已是行业第二。而从更细分的拼车范畴来看,嘀嗒拼车也已成是绝对的领先者。那么,嘀嗒拼车在将来的发展空间到底还有多大? 首先,顺道拼车市场仍有较大的发掘空间。 随着出行市场回归理性,大额优惠券的高补贴以及高充值返现这样的不正常现象已经不可能再出现,因此,众多此前使用快车、专车等举行上下班通勤的白领上班族用户将开始选择越发方便、快捷而实惠的方式举行出行。而顺道拼车无疑具备这些全部优势。从方便快捷上来看,汽车出行显然优于公交地铁和单车出行;而从实惠的角度来考虑,顺道拼车又优于出租车、专车等。 这意味着,随着用户此前的获赠的优惠券和充值的消耗,大量的白领上班族将有很大几率选择顺道拼车,而这从QuestMobile的陈诉数据当中也有体现。因此,在将来的一段时间里,嘀嗒拼车很可能会依然保持高速增长。 其次,嘀嗒拼车还开辟了交际出行这一新战场,而这无疑将进一步提升其增长空间。 QuestMobile的《移动互联网 2017 年Q2 夏季陈诉》也提到:移动互联网用户有交际、购物、出行、生活办事、理财等八大热门需求。因此,将交际与出行这两大热门需求结合在一起,使得两者互相影响,让搭客和车主之间举行产生交际干系,而不再是简单的乘运干系。这不但让嘀嗒拼车有别于其他用车办事平台的特色体验,并且也使得其平台可以或许由此得到稳定的用户群体。 就在本年 6 月份,嘀嗒拼车联合易观千帆公布《 2017 中国互联网交际出行市场白皮书》,数据表现, 2017 年第 1 季度上海、北京、天津等一线都会的重复搭乘率分别达到17.8%、17.4%、16.8%,这意味着 一线都会用户对共享出行、交际出行的需求和认可度已经相当之高,而随着交际出行的理念不停向其他三四线都会渗透,将来嘀嗒拼车必将迎来新一轮的增长高峰。 最后,嘀嗒拼车不但仅局限在顺道拼车这一范畴,并且用车场景越发多元化,甚至还扩展了物急送、周边游等相关拼车场景,这让其在将来具有更大的市场想象空间。 比如物急送,利用车辆的剩余空间,让顺道车主捎物和拼车接单两不误,大大提升了单个车辆的使用效率。又比如周边游,这一方面让车辆空间不用闲置,另一方面又可以让用户以更实惠的代价到周边举行旅游,与此同时还间接促进了车主和用户之间的互相交际。 实际上,这些虽然都是出行市场的新探索,但其都是基于嘀嗒拼车倡导的降低碳排放、提高都会运力、丰富出行体验、降低都会交通拥堵的共享经济理念。而这一理念的指导下,嘀嗒拼车将来还可能开拓更多的用车场景,而这无疑将进一步扩大其用户范围。 总体来看,嘀嗒拼车现在稳坐第二并不偶然,基于其产物准确的市场定位,以及在用户体验方面的独有创新,再加上共享交际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嘀嗒拼车的将来可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