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时报 首页 试驾 查看内容

购车前试驾汽车时应该关注哪些方面?

2017-6-2 11:55| 发布者: robot| 查看: 757| 评论: 0

摘要: 参考答案如下:@刘尧如果试驾者没有驾驶过10款以上差别型号的车,其实是试不出太多工具的,由于没有充足多的参照。主观的感受只限于看得到的工具,比如设置、材质、工艺;对于实际驾驶感受,如果不是驾驶技能熟 ...


参考答案如下:

@刘尧
如果试驾者没有驾驶过10款以上差别型号的车,其实是试不出太多工具的,由于没有充足多的参照。主观的感受只限于看得到的工具,比如设置、材质、工艺;

对于实际驾驶感受,如果不是驾驶技能熟练的人,也很难试出来,一两圈的试驾路线不足以摸清车辆的脾气,有经验的驾驶员还能大概有个印象,新手试驾就基本是走个过场了。

所以,不能指望试驾能完全了解一辆车的驾乘感受。

-----------------------------------------------------------------------------------------------------
试驾的注意事项:

新手篇:
1.新手主要试的或者说体验的就是主观感受,不是机械性能,由于在试驾路面上,大部分人不能(不敢)在加快、制动、转向时把车催逼到极限,机械性能找到个感觉就差不多了;

2.上车不要马上试驾,肯定要花时间把座位、后视镜、方向盘(不要忽视调方向盘,对整体舒服影响很大的)调到本身以为舒服的状态,由于舒不惬意、是否有压抑感、视野好不好等这些主观感受哪怕是新手也能感以为到的。这个环节容易被忽视,但要知道一旦买了车,这车得陪伴你几年,遇到人体工学设计不好的车,跑长途一次几个小时或者十几个小时,很受罪;

3.上路试驾,照旧注重一个感受,方向盘打起来是不是顺手、手动挡换挡是不是顺畅、感觉车容不容易操纵等,不用强求开得很快。

但有一点注意的,尽量找段车流量大的路段,跟着前车走走停停,以试油门与刹车是不是敏捷,很多车油门调得不好,轻踩不怎么动,稍微加深点油门车往前冲,这种车买来以后在跟车和等红绿灯的时间很不爽,你不敢贴前车太近,容易被人加塞(菜鸟多开几年就能变中鸟,技能肯定有长进的,但车本身的设置有问题,就不是靠技能可以完全解决的了);

4.试驾完先别急着走,肯定坐到后排感受一下。很多车前排还比较舒服,后排要么比较窄,腿部空间不足,要么车顶高度不够,坐着压抑。坐试驾车后座跟在展厅坐后座感觉会不一样的。

毕竟买了车不可能总是一个人开,别忘了亲自体验一下乘客的感受;

----------------
老手篇
(这个是我在另一个问题中的回答,原帖地址汽车底盘的优劣怎样评估,驾驶员怎样去体会和感受?)

1.在宁静的情况下,直线加快,然后踩死刹车,直到完全停止。看点头现象严不严重,好的底盘能比较好地抑制点头,将刹车力更多滴分配给后轮。

2.在无人空旷的地方,保持肯定的速率,做蛇形运动,或在转弯的时间稍稍改变打方向盘的幅度,看车身的相应速率。这可以试出方向盘的虚位大小,家用车的虚位一般以3-5°比较好,虚位太小方向太敏捷,直线开不直,要不停地修正,很累也危险,虚位太大,则方向很模糊,不利于精确控车。

如果快速蛇形(等于在绕桩)还能感受底盘支撑的软硬,抓地力强弱(轮胎对抓地的影响也很大);

3.在熟悉的路段仔细体会,看在差别路面(粗、细柏油,粗、细水泥,积水,有沙子、碎石的路面)方向盘和座位是否有差别的反馈。这一点见仁见智,有的人(比如我)喜欢直接的反馈,晚上看不清的情况下通过底盘的反馈可以判断是柏油路照旧水泥路,路面是不是有砂石,以估算刹车距离会延长照旧缩短。有的人则不喜欢过于细碎的反馈;

4.有条件的话,快速通过弯道处的减速带,测试底盘的相应速率和抓地,如果感觉车尾外甩显着,则抓地较差,车尾外甩不显着,则抓地较好。一般独立后悬挂的抓地会好于扭力梁后悬挂的车,但也不绝对,多试几种差别车就会有体会的。

以上是本身的驾驶心得,水平有限,权当参考。

-------------------------------------------------------------
末了说一句,如果想试驾能试出更多的工具,做做作业是很有必要的,大概的机械结构、设置以及其他车主的评价对本身都是很好的参考。

参考答案如下:

既然你都已经走到了试驾这一步了,想必肯定做了不少作业了。
何不静下心来再想想你到底需要的是一辆什么样的车?

好吧,我知道大家都很忙,或者是不知道该从哪方面下手考虑。
所以,我画了一张图,但愿有些许参考价值。



这么多因素中,图中右边的因素基本上是网上做点作业就能查到的。
剩下左边的因素才是本题所关注的重点,这些也是只有本身试驾时能感受到的工具。

来我们一个一个来说一下。


  • 人机工程
    • 驾驶员视野:关注一下前后视野,仪表板视野,交通灯视野,盲区是否符合等。如果倒车雷达倒车影像,测试一下效果怎样。
    • 头部空间,后排空间。(嗯,车托之家之类的网站喜欢拿一个大个来测试离头顶还有多少多少拳,我以为这样测试糟糕透了!也不挑个好看点的模特,差评!)
    • 上下车便利性。(看过我的回答的同学应该知道我曾抱怨过某款车第一次进去的时间被碰头了,愤怒地给了差评)。
    • 座椅坐姿的舒服性。
    • 踏板,方向盘,手操纵杆(包括换挡杆,灯光雨刷等的操纵杆)的布置是否让你感到惬意操纵便利。
    • 固然,你也可以评价内饰造型、色彩、灯光之类的。
  • 声音
    声音你可以分为发动机的声音和噪音,再拓展的话就是NVH方面了。
    • 发动机的声音,排气的声浪是否让你感觉到惬意满意,特别是如果你要买超跑的话,声音不好听简直是太难受了。
    • 开起来时的胎噪风噪等是否让你觉察或者满意。固然你也可以仔细听是否空调和转向助力产生的噪音让你不安。
  • 宁静
    • 车辆的宁静设置是否齐全充足。ESP, ABS之类的什么设置是否有,如果可以试驾的时间测试一下起作用时的感觉怎样。
    • 固然,如果车辆配备主动刹车系统,行人保护等听起来高大上设置就更好了。
  • 操纵
    • 方向盘操纵是否便利,低速,中速,高速时的感觉是否符合,一般低速过重,高速过轻都不大符合。
    • 刹车的感觉是否顺应,是否过于敏捷或是过于迟钝。
    • 过弯的感觉是否惬意顺应,车身倾斜怎样。
    • 差别路面车辆表现。
    • 差别路况下的操纵是否便利惬意。
  • 驾驶性
    驾驶性说起来复杂得可以写写论文了,4S试驾这来回一两圈也试不出什么工具来,这里简单说一些可以测试到的吧。
    • pedal feeling:也就是油门感觉,这个是很主观的一个工具。就是测试差别工况下的油门感觉怎样,动力感觉,相应的感觉本身是否能接受。
    • 怠速稳定性:车辆怠速时的车身发抖。这个可以在车辆怠速时感觉一下自地板,座椅和方向盘的发抖是否显着。开关空调的变化发抖是否显着,在不在可接受范围。固然这个除了跟发动机转速有关之外,还跟悬置的调教有关系。如果发动机转速平稳,这个时间感受到的发抖可能来自与悬置的调教不好有关。
    • 换挡打击:自动变速器车型原地PRND换挡的打击是否显着,驾驶行进中换挡是否平顺,换挡打击是否显着。
    • 急加油/急收油:急加油或急收油时,车辆是否有闯动感。

可能会有知友问,为啥不提性能?

可是,亲爱的,作为一个试驾者,你以为4S店的销售会让你去试百公里加快,刹车距离,最大爬坡度,最高车速这种性能测试吗?就算让你试,这种极限情形的性能,在整个用车的周期里能用到几回,谁平时有事没事去玩个弹射起步去试个百公里加快啊。

好了,末了,如果我作为一个购车者的话,我的评价雷达图里肯定会加一项,
妹子对车辆的评价和感受,下分出几项:
    • 副驾驶座椅是否舒服易调节,副驾驶遮阳板的镜子是否够大是否带灯光;
    • 多媒体系统是否够炫酷,音响效果是否够赞,屏幕是否够大好操纵;
    • 后排加装儿童座椅是否便利,加装后空间是否充足。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