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如下: @刘尧 如果试驾者没有驾驶过10款以上差别型号的车,其实是试不出太多工具的,由于没有充足多的参照。主观的感受只限于看得到的工具,比如设置、材质、工艺; 对于实际驾驶感受,如果不是驾驶技能熟练的人,也很难试出来,一两圈的试驾路线不足以摸清车辆的脾气,有经验的驾驶员还能大概有个印象,新手试驾就基本是走个过场了。 所以,不能指望试驾能完全了解一辆车的驾乘感受。 ----------------------------------------------------------------------------------------------------- 试驾的注意事项: 新手篇: 1.新手主要试的或者说体验的就是主观感受,不是机械性能,由于在试驾路面上,大部分人不能(不敢)在加快、制动、转向时把车催逼到极限,机械性能找到个感觉就差不多了; 2.上车不要马上试驾,肯定要花时间把座位、后视镜、方向盘(不要忽视调方向盘,对整体舒服影响很大的)调到本身以为舒服的状态,由于舒不惬意、是否有压抑感、视野好不好等这些主观感受哪怕是新手也能感以为到的。这个环节容易被忽视,但要知道一旦买了车,这车得陪伴你几年,遇到人体工学设计不好的车,跑长途一次几个小时或者十几个小时,很受罪; 3.上路试驾,照旧注重一个感受,方向盘打起来是不是顺手、手动挡换挡是不是顺畅、感觉车容不容易操纵等,不用强求开得很快。 但有一点注意的,尽量找段车流量大的路段,跟着前车走走停停,以试油门与刹车是不是敏捷,很多车油门调得不好,轻踩不怎么动,稍微加深点油门车往前冲,这种车买来以后在跟车和等红绿灯的时间很不爽,你不敢贴前车太近,容易被人加塞(菜鸟多开几年就能变中鸟,技能肯定有长进的,但车本身的设置有问题,就不是靠技能可以完全解决的了); 4.试驾完先别急着走,肯定坐到后排感受一下。很多车前排还比较舒服,后排要么比较窄,腿部空间不足,要么车顶高度不够,坐着压抑。坐试驾车后座跟在展厅坐后座感觉会不一样的。 毕竟买了车不可能总是一个人开,别忘了亲自体验一下乘客的感受; ---------------- 老手篇 (这个是我在另一个问题中的回答,原帖地址汽车底盘的优劣怎样评估,驾驶员怎样去体会和感受?) 1.在宁静的情况下,直线加快,然后踩死刹车,直到完全停止。看点头现象严不严重,好的底盘能比较好地抑制点头,将刹车力更多滴分配给后轮。 2.在无人空旷的地方,保持肯定的速率,做蛇形运动,或在转弯的时间稍稍改变打方向盘的幅度,看车身的相应速率。这可以试出方向盘的虚位大小,家用车的虚位一般以3-5°比较好,虚位太小方向太敏捷,直线开不直,要不停地修正,很累也危险,虚位太大,则方向很模糊,不利于精确控车。 如果快速蛇形(等于在绕桩)还能感受底盘支撑的软硬,抓地力强弱(轮胎对抓地的影响也很大); 3.在熟悉的路段仔细体会,看在差别路面(粗、细柏油,粗、细水泥,积水,有沙子、碎石的路面)方向盘和座位是否有差别的反馈。这一点见仁见智,有的人(比如我)喜欢直接的反馈,晚上看不清的情况下通过底盘的反馈可以判断是柏油路照旧水泥路,路面是不是有砂石,以估算刹车距离会延长照旧缩短。有的人则不喜欢过于细碎的反馈; 4.有条件的话,快速通过弯道处的减速带,测试底盘的相应速率和抓地,如果感觉车尾外甩显着,则抓地较差,车尾外甩不显着,则抓地较好。一般独立后悬挂的抓地会好于扭力梁后悬挂的车,但也不绝对,多试几种差别车就会有体会的。 以上是本身的驾驶心得,水平有限,权当参考。 ------------------------------------------------------------- 末了说一句,如果想试驾能试出更多的工具,做做作业是很有必要的,大概的机械结构、设置以及其他车主的评价对本身都是很好的参考。 参考答案如下: 既然你都已经走到了试驾这一步了,想必肯定做了不少作业了。 何不静下心来再想想你到底需要的是一辆什么样的车? 好吧,我知道大家都很忙,或者是不知道该从哪方面下手考虑。 所以,我画了一张图,但愿有些许参考价值。 ![]() 这么多因素中,图中右边的因素基本上是网上做点作业就能查到的。 剩下左边的因素才是本题所关注的重点,这些也是只有本身试驾时能感受到的工具。 来我们一个一个来说一下。
可能会有知友问,为啥不提性能? 可是,亲爱的,作为一个试驾者,你以为4S店的销售会让你去试百公里加快,刹车距离,最大爬坡度,最高车速这种性能测试吗?就算让你试,这种极限情形的性能,在整个用车的周期里能用到几回,谁平时有事没事去玩个弹射起步去试个百公里加快啊。 好了,末了,如果我作为一个购车者的话,我的评价雷达图里肯定会加一项, 妹子对车辆的评价和感受,下分出几项: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