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时报 首页 快讯 查看内容

几十年来 汽车在安全性上到底进步多大?

2017-10-5 07:49| 发布者: robot| 查看: 829| 评论: 0

摘要: 实际上,我们很多人在买车的时候照旧会下意识地去按按车身蒙皮,看结实不结实,这才放下心来。即使我们已经从很多媒体上得到各种科普,车身蒙皮的厚度和安全性没啥干系,但我们也照旧会有这个下意识的动作。 抛 ...

实际上,我们很多人在买车的时候照旧会下意识地去按按车身蒙皮,看结实不结实,这才放下心来。即使我们已经从很多媒体上得到各种科普,车身蒙皮的厚度和安全性没啥干系,但我们也照旧会有这个下意识的动作。

抛开这些不谈,我们今天并不打算给各人再次科普蒙皮和安全的干系,众所周知,现在的汽车已经非常安全,但是,到底有多安全?

60年的差距

曾经,美国权威碰撞机构IIHS做过一次双车对撞测试,测试车是两台相隔近60年的美国车:一台2009年的中型车雪佛兰迈锐宝,和一台1959年的雪佛兰Bel Air大型轿车。它们用雷同速率进行40%正面碰撞。

当然,各人想也知道,这场相差云云大的对决中,新车肯定是占据压倒性优势的,但那台Bel Air的破坏情况仍旧触目惊心。它长长的车头完全像一张揉起来的纸一样缩成一团,整个乘员舱完全塌陷。

在车内,由于没安全气囊,乃至没安全带,被折断的方向盘对用于测试的假人头部造成相称破坏,同时由于乘员舱严峻压缩,钢铁制造的假人小腿乃至出现了变形。钢筋铁骨的假人尚且云云,假如坐在里面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呢?

而反观迈锐宝,除了车头部门严峻破坏之外,整个乘员舱没受到任何影响,乃至车门还能正常开关,弹出的安全气囊和及时起作用的安全带也确保了乘员的安全。

差距在哪?

也许你要问了,60年,为何能造成云云巨大的差距?现在的车,无论轿车SUV照旧MPV,车头部门都拥有早已标准化的碰撞吸能布局,通过使用不同强度的质料,在碰撞时,这些质料会逐步变形,从而吸收能量,而剩下的能量,则由乘员舱的超高强度质料反抗住。同样地,车尾也有雷同的吸能布局。这些布局上的进化,是在这60年间,在无数致命交通事故下总结而来的经验。

而60年前的车,当时的碰撞防御仍旧停留在长车头长车尾上,当时的汽车工程师认为,长车头就足以应付碰撞。当年的车没有乘员舱强化,没有粗壮的ABC柱(相反地,一些车乃至热衷于取消这些柱子),更没有安全带,车内也充斥着锋利的金属仪表台计划。在当时的汽车看来,安全并不重要,而正是这样的观念,导致了早期道路交通事故死亡率要远远高于现在。

将来的车会如何?

现在的车,基本已经有很完善的布局安全计划,在不久的将来,这些布局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随着质料学的进步和主动安全系统的不断进化,将来的车能反抗更高的碰撞速率,能防范更刁钻的事故(例如轿车高速冲进货车车尾),毕竟,人的生命比什么都重要。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