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时报 首页 购车 查看内容

缅甸买中国2000辆公交汽车西方为什么恼了?

2017-8-31 11:49| 发布者: robot| 查看: 790| 评论: 0

摘要: 8月6日下午路透社发表文章,就缅甸向中国入口2000辆公交车一事大做文章,暗指交易不公平、中国公交车价格低廉质量差。但事实是怎样呢? 昂山素季 图自外媒 路透社开篇指出,从中国入口2 ...

8月6日下午路透社发表文章,就缅甸向中国入口2000辆公交车一事大做文章,暗指交易不公平、中国公交车价格低廉质量差。但事实是怎样呢?

昂山素季 图自外媒

路透社开篇指出,从中国入口2000辆公轿车、价值超过1亿美元的交易是昂山素季领导下的首个重要基建项目。该项目备受瞩目,数百辆崭新的黄色大巴行驶在仰光省仰光市的街头。作为执政党,民盟盼望这可以或许成为人民生活得以改善的标志。

图自商用车新网

然而,接下来文章称,该交易引起民盟内部“不寻常的分裂”。有议员质疑交易成本并指责仰光省行政主座漂敏登“任人唯亲”“缺乏责任感”。

随后引用仰光省一名议员的话称,“漂敏登当局缺乏透明性,如果他不改变这一点,将有损当局的形象”。

仰光省行政主座吴漂敏登 图自缅华网

路透社接着引述交际人士们的观点称,这笔涉及到中国公司以及一名与缅军方有关联的商人的交易,恐怕会影响到缅甸与西方国家的关系。

在找不到证据证明该交易违反任何法律的情况下,文章又引用欧盟驻缅大使罗兰考比亚写给缅甸商务部部长丹敏的一封私人信件,诉苦缅甸当局的采购过程缺乏透明度。

“如今,缅甸国内经济依然把持在少部分人手中,他们长期以来的活动妨碍了公平竞争。” 考比亚写道。但是,文章不得不承认这封信并没有提到公交车交易。

路透社还援引考比亚的话,“许多欧洲国家摩拳擦掌准备进入缅甸市场,但他们需要一个更公平的角逐合同的时机。"

路透社通过以上这一系列的叙述,透过字里行间向读者暗示这次公交车交易有内幕、不公平。

然而,实际情况是怎样的呢?

路透社在文章中也不得不承认,其他国家实际上是拥有竞争时机的,只是由于种种原因最后互助没有谈成。

仰光省当局官员和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就这个公交车提案很早便开始洽商,但是两边在细节上无法告竣共鸣,客岁仰光省当局便拒绝了互助。

据相关交际人士透露,法国和荷兰其实也与仰光当局谈过互助,但是因为在供车速率上无法满意仰光省省长的要求,互助也就不了了之。

最终,仰光省当局控股的仰光公共汽车公司,在中国驻缅甸嘹亮大使的保举下,向两家中国供应商——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及郑州宇通集团有限公司——购置了1000辆天然气公交车。

2017年4月11日两边签署协议,定价每辆天然气公交车5.6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8万)。

协议签订两个月后,6月10日中国宇通与安凯公司便成功向仰光省当局移交1000辆公交车。

图自中华网

嘹亮大使和漂敏登省长体验安凯客车

别的1000辆公交车,由前军方首领奈温之孙牵线搭桥,从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购置。

虽然文章企图用中国使馆指定供货商的标准不明确,以及引用仰光公共汽车公司负责人的话佐证交易不透明。

“是的,人们可以认为这次交易不透明,但是公开竞标也不一定会更好。这次交易的目标在于维护两国(中缅)友好关系。”

但是,不难发现,西方国家一样拥有过竞争的时机,只是他们没有把握住。而中国企业用价格和速率争取到了互助时机。路透社就此断言交易不公平,有失偏颇。

诉苦完制度不透明、竞争不公平,路透社在文章中开始明里暗里批中国公交车“廉价物不美”。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