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京沪网约车细则正式落地 仍对峙“京籍京牌”“沪籍沪牌”) 北京公布网约车治理细则 继今年7月28日交通运输部联合多部门公布《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谋划服务治理暂行办法》后,经过几个月的研究和制定,今天,北京市《网约预约出租车谋划服务治理细则》正式对外公布。 在国家划定和授权的基础上,北京网约车细则细化了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驾驶员的相干许可和要求,划定网约车平台谋划期为4年,到期经审核合格后可延期,网约车平台要依法承担承运人责任、宁静生产责任和相应的社会责任,承担车辆、驾驶员的宁静治理职责以及为人员和车辆购买相干保险。 车辆准入方面,北京网约车细则要求车辆需在北京市登记,满足北京市公布实行的最新机动车排放尺度,对车辆的排量、轴距也做了明白的划定。要求,5座三厢小客车排气量不小于1.8L,车辆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含新能源车;驾驶员准入方面,北京网约车细则划定从事网约车的驾驶员需具有北京市户籍,也就是在车辆和司机准入方面,北京市依旧延续了此前“京车京人”的划定,此外细则还划定网约车司机的驾驶证件需为北京市核发,接入网约车平台的个人和车辆必须经过审核,具备相干资质后方可上路参与营运。 新政公布后,网约车将与传统出租车在价格、营运车辆规格、营运范例等方面进行错位生长,形成差异化谋划。 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副局长 马瑞:重要是推动巡游车(出租车)和网约车融合生长,促进巡游车(出租车)转型升级,范例网约车谋划,进步服务和治理水平,为社会民众提供个性化的、宁静的、便捷的出行服务。 征求意见 新政做出多处调解 今年10月8号,北京市公开公布网约车治理实行细则的征求意见稿,面向大众征求意见和建议。那么,大众都反映了哪些意见,治理实行细则前后都做出了哪些修改呢? 据了解,在征求意见阶段,北京市政府共收集社会民众有用反馈意见和建议9246条。其中,“网约车车辆资质条件及治理”受关注度最高,占总条数的36%。对网约车营运车辆必须为北京牌照的意见,超过90%的人表示赞同;对车辆排量条件要求的意见,表示质疑和提出修改意见的占到54%。 之后,经过多番讨论研判,在新版治理实行细则中对旧有条目进行修改的内容重要包括:由“5座三厢小客车排量不小于2.0升或1.8T”改为“5座三厢小客车排量不小于1.8升”;“车辆轴距不小于2700毫米”调解为“车辆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并去掉了原条目中“7座乘用车车长大于5100毫米”的限制性条件等,共计39处修改。 北京市交通委运输局副局长 马瑞:这回调解完了以后,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在车辆的轴距和排量上有所降低,跟传统的巡游车(出租车)接近,但是又高于传统的巡游车(出租车),这样会为两个行业融合生长打下基础。 同时,与网约车治理实行细则一同公布的《北京市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生长的实行意见》和《北京市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指导意见》,与其相对应的征求意见稿相比,同样有政策划定上的新增或修改共83条。 另外,在此次征求意见阶段、关注度同样较高的,“网约车司机必须为北京户籍”的意见,表示质疑的只占25%,因此在最终正式公布的文件中没有进行调解。(央视记者 何畅 王丰 胡亚利 危家煦) 沪版网约车细则正式落地 仍对峙“沪人沪牌” 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的酝酿,备受瞩目的上海版网约车细则在今天(21日)下午正式公布并开始实行。跟10月8号公布的草案相比,其中原则性的划定并未改变,上海市仍对峙网约车需“沪人沪牌”。 1. 仍对峙“上海人”“ 上海车”。明白“网约车应在上海市注册登记,到达上海市划定的机动车排放尺度”、且“驾驶员应为本市户籍”。 2. 网约车车辆轴距条件放宽为“到达2600毫米以上”,不再区分燃油车辆和新能源车辆。 3. 不再要求网约车驾驶员“持有本市公安机关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 4. 划定网约车驾驶员不能“扫马路”和站点候客——“不得巡游揽客,不得在机场、火车站巡游车营业站地区内揽客”。网约车,则只能通过预约方法提供服务。 5. 针对合搭车,对“人车绑定”的要求调解为以家庭为单位。 6. 为解决“打车难”问题,将综合考虑人口数量、车辆里程利用率、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等因素,定期评估并动态调解出租汽车运力的投放规模。 7. 新政不设缓冲期,即日起正式实行。 今天(21日),上海市正式颁布《关于本市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生长的实行意见》、《上海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谋划服务治理若干划定》和《关于范例本市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的实行意见》三个文件,即日起正式实行。 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此次出租汽车行业改革结合上海实际,以对峙公交优先生长战略为前提,以“改革创新、统筹兼顾、依法范例、搭客为本”为基本原则,推动上海市出租汽车行业健康生长,着力构建包括巡游出租汽车(以下简称巡游车)和网络预约出租汽车(以下简称网约车)的多样化、差异化、品质化出行服务体系。 其中,《生长实行意见》针对出租汽车行业的定位,对谋划权治理制度的完善、谋划模式的转变、运价机制的形成、服务质量的考核,以及网约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的范例生长等提出了相干目标步伐。《若干划定》在国家七部委联合公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谋划服务治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实际,对网约车平台公司条件、车辆条件、驾驶员条件等重要内容进行了细化,明白了“网约车应在本市注册登记,到达上海市划定的可予以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排放尺度”、“驾驶员应为本市户籍”等条件。《合乘实行意见》则对合乘出行平台、车辆、驾驶员、注册治理、合乘次数等进行了划定,明白了“车辆应在本市注册登记”等条件。 10月8日至21日,三个文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示期间,通过来信来访、电子邮件、12345市民热线以及“上海公布”等渠道共收集有用反馈意见1417条。意见重要集中在网约车的驾驶员户籍、车辆车籍、车辆轴距、人车一致、营运地区限制,合搭车辆车籍及次数等方面。公示期间,市交通委还通过专家座谈会、出租汽车企业座谈会等方法听取社会各方意见,滴滴、易到等网约车平台公司也提交了书面意见。 在综合评估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经反复研究和商讨,上海市对三个文件征求意见稿中的相干内容进行了修改。其中关于网约车,将车辆轴距条件放宽为“到达2600毫米以上”,且不再区分燃油车辆和新能源车辆;不再要求驾驶员“持有本市公安机关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对纳税和谋划服务相干条款也做了适当放宽和调解。关于合搭车,对“人车绑定”的要求调解为以家庭为单位,合乘出行可分摊本钱尺度由平台按照国家有关划定合理确定。 三个文件正式实行的时间为12月21日。按照有关划定,自12月26日起,上海市市和区的交通行政治理部门将正式受理本市网约车谋划服务相干许可事项的申请,具体办理方法可登陆上海交通网(www.jt.sh.cn)查阅《关于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许可事项办理流程的公告》。 市交通委表示,上海市对峙综合交通生长战略和公交优先生长战略,近期市交通治理部门在地面公交、轨道交通等方面出台多项举措,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能级,进步市民的获得感。同时,市交通治理部门还将严格按照新规要求,加大对本市巡游车和网约车市场的整治力度,依法打击各类服务违规和非法客运行为,范例市场营运秩序,确保行业服务质量。 焦点问答 一、三个文件公示期间,反馈的民众意见重要集中在哪些方面?相应做了哪些修改? 答:(一)民众意见反馈情况: 截至10月21日24时,民众通过来信来访、电子邮件、12345市民热线和“上海公布”等渠道,共反馈有用意见1417条。意见重要集中在网约车的驾驶员户籍、车辆车籍、车辆轴距、人车一致、营运地区限制,合搭车辆车籍及次数等方面。 (二)三个文件修改情况: 1、《若干划定(草案)》修改内容: 放宽网约车车辆条件。参照现行《上海市出租汽车小客车车辆划定》的车辆轴距尺度,现将“燃油车辆轴距在2700毫米以上,新能源车辆轴距在2650毫米以上”的修改为“网约车车辆轴距不低于2600毫米”,且不再区分燃油车辆和新能源车辆。 适度放宽网约车驾驶员条件。考虑到已要求驾驶员具备本市户籍,因此不再要求驾驶员“持有本市公安机关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 修改纳税相干条款。将原条款“网约车平台公司和驾驶员应当依法向税务部门申报纳税”调解为“网约车平台公司和驾驶员应当依法向本市税务部门申报纳税”。 修改谋划服务相干条款。将原相干条款进行了调解,划定平台“不得公布机场、火车站巡游车营业站地区内的召车信息”,驾驶员“不得巡游揽客,不得在机场、火车站巡游车营业站地区内揽客”。 2、《合乘实行意见(征求意见稿)》修改内容: 修改“人车绑定”要求的表述。参照拥有本市非营业性小客车额度转让的相干划定,以家庭为单位,将原条款“提供合乘出行车辆驾驶员应为车辆所有人”调解为“提供合乘出行的驾驶员应为车辆所有人或者车辆所有人的配偶、父母及子女”。 其他方面,将合乘本钱分摊的条款修改为“合乘出行可分摊本钱尺度由平台按照国家有关划定合理确定”,不作具体本钱构成划定。同时,删除了“合乘者的上车地点应在合乘出行车辆出发地周边半径1公里的范围内”、“平台所提供下载的合乘软件应独立设置,不应与巡游出租汽车打车软件、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软件合并”等条款。 3、《生长实行意见》修改情况: 《生长实行意见》收到民众意见不多,下一步将制定可操作的具体实行方案。 此外,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立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若干划定》已组织公平竞争审查。 二、驾驶员户籍、车辆车籍是这次民众意见反馈比较集中的点,为何没有修改,仍然对峙“上海人、上海车”? 答:首先,根据本市制定的《上海市交通白皮书》,本市对峙综合交通生长战略和公交优先生长战略,作为个性化交通,网约车应对峙适度生长的原则。 其次,交通运输部《暂行办法》中有相应的划定,网约车不可异地谋划。 第三,1994年以来,本市长期施行机动车额度增量控制的相干政策,对小客车的拥有和使用进行了控制,尤其对外牌车辆实行了一定的限行步伐,有用缓解了本市交通拥堵加剧的趋势。依据目前实行的限行步伐,仅有在本市注册登记的车辆才能提供全时段全路段的出行服务。因此仍划定在本市注册登记的车辆才能在本市地区内从事网约车谋划。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生长的指导意见》和七部委联合公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谋划服务治理暂行办法》中明白,网约车谋划服务属于出租汽车谋划服务的一种类型,本市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出租汽车治理条例》划定了只有本市户籍的人员方能从事出租汽车营运服务。因此本市明白,网约车驾驶员应具有本市户籍。 三、对网约车平台公司、车辆、驾驶员实行三项许可、将网约车纳入交通运输行业治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网约车是只接受预约、不提供巡游的预约出租汽车服务,本质上属于出租汽车服务的一种形式。《国务院对确需保留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通知》(国务院令2004年第412号)设定了“出租汽车谋划资格证、车辆运营证、驾驶员客运资格证核发”三项行政许可事项,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租汽车行政主管部门具体实行。因此,网约车作为出租汽车的一种类型,应当依法纳入交通运输行业治理。同时,网约车平台公司具有跨界谋划特征,还应遵守互联网信息服务等相干业务领域法律法规的划定。 四、治理细则在信息宁静方面,对网约车平台公司有哪些要求? 答:为保证信息宁静,治理细则对网约车平台公司做了以下划定: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加强网络和信息宁静防护,建立健全数据宁静治理制度,依法合规采集、使用和保护个人信息,不得泄露涉及国家宁静和搭客隐私的敏感信息,所采集的个人信息和生成的业务数据应当在中国内地存储和使用,保存期限不少于2年。网约车平台数据信息应接入市交通行政治理部门行业羁系平台,实现信息共享。 网约车平台公司不得利用其服务平台公布法律法规禁止传播的信息,不得为企业、个人及其他团体、组织公布有害信息提供便利,并应当采取有用步伐过滤阻断有害信息传播。网约车平台公司应当依照法律划定,为公安机关依法开展国家宁静工作,防范、调查违法犯罪活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与协助。 五、网约车治理办法正式施行后,网约车供给会明显减少,如何解决 “打车难”问题? 答:一方面,本市一贯对峙综合交通生长战略和公交优先生长战略,鼓励市民选择大容量、集约化的公共交通出行方法;另一方面,综合考虑人口数量、车辆里程利用率、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等因素,将定期评估并动态调解出租汽车运力的投放规模,合理确定其在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分担比例。 市交通治理部门也将通过范例网约车和转变巡游车运营方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构建包括巡游车、网约车在内的多样化服务体系。 六、治理细则正式实行后,巡游车和网约车如何提供差异化服务?巡游车如何改进服务? 答:巡游车和网约车在服务方法、车辆尺度和价格机制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实现两者的差异化生长。巡游车喷涂、安装专门的出租汽车标识,重要通过“扫马路”方法巡游揽客,在机场、枢纽站场等站点候客,也可通过电话、互联网等方法提供预约服务;网约车不能“扫马路”和站点候客,只能通过预约方法提供服务;巡游车实行政府定价或政府指导价,具有一定的基本保障功能,网约车则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市场调节价。根据两者的不同特征和差异化生长的要求,国务院办公厅的两个文件对此都做了有针对性地羁系制度。 本市将不断改进巡游车服务质量,提升行业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满足市民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一是开展服务顽症专项整治。持续开展绕道、多收费、拒载等十项服务顽症专项整治工作,严厉查处侵害搭客权益的违法行为。二是强化驾驶员违规惩戒,进步驾驶员违法本钱。将驾驶员信用评价情况记入市交通委信用评价体系,同时将驾驶员资质类、处罚类信息记入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三是保障城市门户定点供给。充分发挥骨干企业的作用,增加值班保障车辆供给,重点保障机场、火车站等综合交通枢纽站点。四是完善出租汽车站点治理。从优化站点设施、提升信息化治理水平、鼓励驾驶员进点供车等方面改善服务供给。五是优化营运模式。加快建立大型商业区、居民区、轨交站点等人流密集地区内的巡游出租汽车候客泊位和停靠点,逐步形成以“电调(电话、互联网等方法)+站点候客”为主的运营模式。今后在轨道交通新线建立中,对于有条件的轨道交通站,将配套建立巡游出租汽车候客站。六是行业协会和企业将按照治理部门的要求广泛开展企业自查、互查等活动,查找问题、纠正违规,充分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七、治理细则实行后,对不符合划定的车辆和驾驶员从事网约车、合搭车业务,如何加强执法确保新政落地? 答:市整治非法客运联席办将牵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网约车专项联合整治行动,采用现场检查等方法,着力清除本市交通重点地区网约车非法客运活动,对查实的网约车当事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予以治安或刑事处罚;加强平台羁系,对网络平台公司 为不具备营运资格的驾驶员或车辆提供召车信息服务等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同时,引导传统巡游车企业转型升级,真正实现“互联网+”,减少非法客运的存量,保障搭客的宁静。 八、对峙公交优先生长,未来一两年会有哪些可感知的变化? 答:本市对峙综合交通生长战略和公交优先生长战略。以运营效率和搭客感受为重点,提升公共交通出行的便捷。 地面公交方面:一是确保年底前全市197条“最后一公里”线路全部实行挂牌服务。二是推进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工程建立,通过实现公交路权专用和信号优先,加强中心城区东西交通客运走廊,改善和进步公交服务水平,增强地面公交吸引力;三是加大信息化羁系力度,对线路出车率、班次执行率、首末班车准点率等实行信息化远程羁系和考核。四是推进四平路、吴中路、宝安公路等公交专用道建立,进一步进步公交专用道运营效率。五是加快公交车到站预报信息系统建立,年内推出100个站点。 轨道交通方面:一是进一步推进网络建立,目前新一轮216公里建立已全面启动,力争2017年底前8号线三期、9号线三期东延伸和17号线共55公里新线投入运营。 二是增能提效保障供给。通过增购车辆、优化运行等步伐,实现2017年增能5%的目标,到2018年中心城区线路高峰运行间隔普片缩短至3分钟以内,部分骨干线路到达2分半以内。 三是扩大延时服务范围。在今年12月2日1、2、8号线周末和国定假日前一工作日末班车常态化延时半小时基础上,2017年将进一步扩大周末延时的线路范围,并通过一到两年的努力将延时服务逐步覆盖到其他工作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