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互联网金融环境下的供应链金融发展——基于信息不对称的视角

查看: 882 | 评论: 0 | 发布者: qxvie

放大 缩小
简介:   摘要: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供应链金融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但其要求金融机构全面掌握融资主体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要求较高,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对 ...

  摘要: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方面,供应链金融可以发挥积极作用,但其要求金融机构全面掌握融资主体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对信息的收集处理要求较高,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对传统金融机构发展该项业务形成了较大制约。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看,互联网金融可以低成本、高频次的获取客户信息,并且借助大数据分析保证信息真实可信,从而在发展供应链金融方面具有独到的优势。为更好的利用互联网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需要选择好供应链金融产品提高服务的针对性,打通客户的全产业链提供链式金融服务,做好金融机构和客户的信息系统连通以更好的了解客户信息,综合利用技术和专业手段做好风险管理。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信息不对称;小微企业

  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上,供应链金融可以发挥积极作用,其主要原因是供应链金融降低了对小微企业融资抵押担保物的要求。然而,在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在国内仍然较为突出的情况下,供应链金融却并没有获得飞速发展。这是因为,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看,相比房产土地抵押贷款,供应链金融要求金融机构更全面的了解掌握融资主体各类信息,以更好的评估客户的信用风险,而金融机构则对于如何获得充足的信息未能取得有效突破。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在信息获取方面具有突出的优势,从而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供应链金融发展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进而更好地服务小微企业。基于这种考虑,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围绕互联网金融环境下供应链金融发展的主题,首先介绍了相关的理论基础,其次提出信息不对称是制约供应链金融发展的关键因素,再次分析互联网金融在解决信息不对称方面的优势,顺次阐述目前利用互联网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典型做法,最后探讨利用互联网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措施建议。

  一、互联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的理论基础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委《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的界定,“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从发展趋势来看,互联网与金融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也将对金融的产品、业务、组织和服务等产生更加全面而深刻的影响。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利于小微企业更好的获得融资等金融服务,目前互联网金融发展也主要集中在支付结算、理财和小微企业融资领域。

  供应链金融是指基于企业商品交易项下的应收应付、预收预付和存货融资而衍生出来的组合融资。供应链金融一般是以核心企业为切入点,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或对有实力关联方的责任捆绑,针对核心企业上下游长期合作的配套企业提供的融资服务。简而言之,供应链金融是服务于供应链的金融。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上下游企业一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所形成的网链结构模式。供应链金融通过捆绑核心企业的信用,利用核心企业与上下游稳定的业务往来信息或者交易标的,为服务于核心企业的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结算等金融服务。

  信息不对称是指交易双方对信息的拥有或占有不同,一方拥有的信息较多而另一方拥有的信息较少,在信息掌握了解方面双方处于不对等的地位。在小微企业融资领域,受小微企业财务报表不公开、管理不规范等因素影响,小微企业对于自身信用状况了解较多,在信息拥有方面处于优势地位,而金融机构则对小微企业了解较少,在信息拥有方面处于劣势地位,双方存在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在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的过程中往往要求有抵质押担保以减少可能发生的风险及损失,而小微企业缺少足值的抵质押物决定了其难以有效从传统金融机构获得融资,从而导致小微企业融资难。

  从互联网金融、供应链金融和小微企业融资的关系看,互联网金融可以借助于大数据等先进的数据搜集分析技术,以较低的成本全面获取小微企业的经营财务等信用信息,从而可以较为全面的了解小微企业,在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方面的优势明显。供应链金融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的过程中,通过借助于核心企业的信用及历史贸易信息和交易标的,降低了对抵质押物的要求,但要求更全面的了解客户的各种信息。传统金融机构在小微企业信用信息获取方面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因而阻碍了其有效发展供应链金融。通过互联网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可以相对有效解决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获取以及抵质押物缺乏问题,因而在小微企业融资领域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信息不对称制约了供应链金融发展

  无论是从供应链金融融资主体信用风险的研判,主体评级和债项评级,还是从资金支用和担保物管理角度看,供应链金融都需要更多的了解客户和交易信息,而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导致传统金融机构并不能以合理的成本获取客户和交易信息,从而影响了其发展供应链金融的积极性,进而影响供应链金融发展。

  首先,供应链金融对不动产抵押担保要求较少,需要更多的信息研判客户信用风险。供应链金融对不动产抵押担保要求较少,决定了其需要金融机构全面了解客户信息,但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传统金融机构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的信息,全面研判客户的信用风险,从而无法大规模发展供应链金融。供应链金融与抵押贷款是不同的博弈机制。供应链金融中伴随频繁的贸易往来的金融经济行为往往是高频率发生的,如保理池融资、动态动产抵质押融资等都需要频繁的资金进出和担保物变更的操作,可以视为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而传统的房产土地抵押贷款则因为抵押物的转换等相对较为困难,基本不变换抵押物,从而可以看作是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博弈机制的不同决定了两者对于信息获取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异,具体而言就是发展供应链金融需要金融机构更多、更全面的获取客户信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否则将会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影响业务发展。

  其次,供应链金融对客户同时进行主体信用评级和债项评级,需要更多的信息。供应链金融需要主体信用评级和债项评级同时进行,这是由于好的债项更多的是来自好的主体,需要在对债项进行评级,保障贸易背景真实性的同时不放松对贸易主体的了解。而房产土地抵押贷款等则是基本或者完全依赖主体信用评级。从这个角度看,供应链金融的开展对信息的要求也更多。现实情况是,在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并且信息的搜寻是有成本的甚至是需要很高的成本。这意味着,受信息搜寻边际成本递增的影响,通过信息搜集解决信息不对称存在一个最优的规模,并且最优规模往往不是完全的信息对称,或者远远达不到信息对称,从而金融机构无法对信用风险进行全面研判,并影响了供应链金融的发展。

  再次,供应链金融的资金支用和担保物管理模式需要掌握更多的客户信息。如果考虑到供应链金融中更多的是小额频繁的资金支付使用,如保兑仓、动态动产抵质押贷款、保理池融资等,在处理供应链金融时,需要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的了解掌握,以保障客户没有超额使用资金,金融机构的抵质押物能够有效覆盖风险敞口。而房产土地抵押贷款则对于类似的信息要求相对较少。从这个角度看,供应链金融开展中对于信息的要求更多,也更易于导致信息不对称,从而影响金融机构发展供应链金融的积极性。

  三、互联网金融在供应链金融中的信息获取优势

  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看,有效发展供应链金融需要很好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互联网金融更多的利用信息科技手段,实现低成本对信息的实时高频次监测,从而可以在供应链金融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降低金融机构和融资主体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

  首先,互联网金融具有低成本获取供应链金融发展所需信息的优势。与传统金融相比,互联网金融中科技对人力的替代效应更明显,而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发展中人力成本的投入占比较高,这主要是由于金融业的人力资本积累较高,高素质人才较多导致。如传统银行每笔金融交易的IT等综合成本在10-20元之间,而阿里小贷每笔交易的成本只有几分钱。互联网金融在发展金融的过程中,通过科技替代人力可以有效降低成本,这也体现在发展供应链金融方面。从互联网金融本身发展情况看,非金融机构跨界开展互联网金融的情况较多,互联网金融机构对客户信息的了解不仅局限于金融方面,也包括非金融方面,在获取客户信息时范围经济特点明显,从而可以有效分摊信息获取成本。对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而言,其获取客户信用等金融方面的信息更多是通过专业化方式开展的,需要有专门的成本投入。据统计,小微企业贷款的频率为大企业的5倍,而户均贷款额仅为大企业的0.5%,直接导致传统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贷款的信息成本和管理成本是大企业的5-8倍。商业银行经营的专业性决定了难以有效获取客户非金融信息,客户的非金融信息对其信用风险研判也有很大作用。而互联网金融则是通过非专业化的方式开展,成本可以有效分摊,从而体现出互联网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时低成本获取信息的优势。

  其次,互联网金融具有高频次获取供应链金融发展所需信息的优势。互联网金融依靠科技手段可以对客户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测了解,而且可以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进行信息的筛选分析,能够高频次的监测客户信息。供应链金融发展中,监测客户资金流、物流、信息流都需要高频次开展,通过数据的连续监测及时反映客户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变化,从而为金融机构及时调整风险管理策略,做好客户的融资后管理提供信息基础。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具有额度小、使用周期短、支用频繁等特点,供应链金融中小微企业融资的这些特点会继续保留甚至会有所加强。这是由于供应链金融环境下,小微企业与核心企业之间的交易关系更加固定,交易成本较低,为了节约融资成本他们有动力提高支用频次,减少单次支用金额,从金融机构的角度看,在能依靠科技手段自动完成支用等活动的情况下,也有激励让企业多次频繁支用,以此来加强对融资客户的监控。因此,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高频次获取客户信息的优势也非常突出。

  再次,互联网金融具有获取供应链金融发展所需真实信息的优势。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获取客户信息的成本较低,频次较高,决定了其更容易获取客户的真实信息。一方面,正是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很多是通过非金融机构跨界经营的方式开展,扩大了其对客户信息获取的种类范围,其对客户信息的掌握了解不仅仅在于金融方面,也包括非金融方面,不仅获取客户信息存在范围经济从而降低成本,也可以在客户的不同信息之间也就是横向的角度进行交叉验证,进而提高客户信息的真实性。如阿里小贷主要利用淘宝、天猫平台上的商户交易历史、客户评价、信用记录等数据对客户进行分析,单个客户信用评级的成本投入只有几分钱,而且数据相对更加真实有效。另一方面,互联网金融高频次获取客户信息,决定了其可以从动态的角度对客户进行连续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也可以从纵向时间的角度对客户信息进行交叉验证,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如阿里小贷的评分模型覆盖贷款全流程、市场分析、反欺诈、信用体系、创新研究等,系统每天可以处理10TB的数据量。从供应链金融发展来看,信息的交叉验证是重要的信贷技术,而互联网金融可以更多的获取客户的非金融信息,实时获取客户信息,便于开展纵向和横向的交叉验证,凸显了其获取客户真实信息的优势。

  综合考虑互联网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的特点,互联网金融在发展供应链金融中信息获取方面的优势与各自的特点和需要高度契合。供应链金融发展和风险管理需要获取客户的财务和非财务信息,实时监测了解客户的经营管理情况,提高金融机构所掌握的客户信息的真实性,而互联网金融正好在全面低成本获取客户信息,高频次了解客户信息,更多的获取客户真实信息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因而,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看,互联网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比传统金融机构的优势更明显。

  四、互联网金融推动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案例

  在依托互联网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相对于其他从事互联网金融的机构,电商发展供应链金融,可以作为争取供应商和客户的有效方法,其发展供应链金融有足够的动力。通过日常的交易往来,电商积累了有关客户的大量数据,而且都是系统内积累的数据也方便调取,获取客户信息的优势更加明显,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更加彻底,发展供应链金融的优势也很明显。因此,在进行案例分析时,电商依托互联网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是不错的选择。鉴于京东从2012年开始与中国银行(601988)北京分行合作开展供应链金融,并且在2013年获得保理和小贷牌照之后开始独立发展供应链金融,通过互联网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时间较早,特点更加明显。在此之后,又成立京东金融集团,目的是依靠京东集团打造一站式投融资平台,通过发挥电商和金融的整合和协同效应,将传统金融和互联网技术结合,从而为个人和法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此处以京东金融为例进行案例分析。

  京东金融服务的客户包括个人客户和企业客户。就企业客户而言,京东金融以供应链金融为主为企业客户提供融资服务,其产品主要包括:京小贷、网商贷、动产融资、京宝贝等。京东金融在提供金融服务时,除了要求融资企业主体资格符合法律、法规、工商、税务等规定,征信、财务、经营状况良好外,针对不同的产品要求不同的申请条件。对于京小贷、网商贷,申请条件中明确要求借款人在京东开店的时间大于3个月,有销售记录,并且开通网银结算T+1功能。对于动产融资,要求借款人经营的产品种类在京东动产融资的品类范围内,并且动产能够移入到京东的仓库以便于监管。京宝贝则是京东金融为其供应商提供的池保理融资,京东金融基于应收账款数据的标准化,依靠完善的支付结算,采用动态风险控制和授信策略,为供应商提供简单快捷的融资服务。

  从京东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的经验看,其主要通过如下方式来增加对借款人的了解,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首先,充分发挥跨界经营的优势,综合运用金融和非金融信息,限定客户群体范围,全面开展信息交叉验证以提高信息的真实性。从京东供应链金融发展至今,京东金融一直把客户群体集中在京东的供应商或者是在京东开店的客户,这一做法让京东金融可以充分利用客户的日常交易信息增加对客户信用的了解。从供应链金融的角度看,并不是所有的行业、企业都适合开展供应链金融,不同的供应链金融产品适合于不同行业或者类型的客户,并且特点鲜明。如动产抵质押贷款主要适用于钢铁、煤炭等经营大宗商品的客户,保兑仓则主要适合于产品具有一定知名度但生产厂家具有较大的市场扩展压力从而愿意提供回购、调剂销售或者其他方式担保的企业。因而,在供应链金融发展过程中,限定客户群体不仅有利于金融机构开展风险管理,也是业务发展的内在要求。

  其次,通过先进的信息系统和数据处理技术,对客户信息进行更加全面的分析,采用更加灵活的业务模式,提高业务处理效率。在京东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其真正做到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系统和大数据分析技术,采用线上申请、审查审批、自动放款等模式,让客户可以随贷随还,降低财务成本,并且在此过程中动态了解客户的资金需求及资金运用信息,从而为提高授信的准确性并降低风险积累数据。京东金融利用京东商城的IT系统,基于供应商的采购、入库、销售、结算、财务等财务数据开展自动化贷款审批,快速融资申请后3分钟即可完成放款。以京小贷为例,京东金融依靠先进的系统,以店铺为基础核定贷款额度,对于一个商家拥有多个店铺的,在保持授信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各家店铺分别获得额度。在京小贷的贷款额度确定方面,在以店铺经营情况为基础评定信用等级的基础上,也可以结合历史贷款情况、商家整体经营情况调高贷款额度。商家的最大可用贷款额度随着店铺经营情况、与京东商城的结算记录或贷款金额等因素及时调整变化,从而保障风险限额合理可控。

  再次,通过纵向和横向的信息交叉验证,全面了解客户。在纵向方面,京东金融要求融资客户在京东商城开店的时间超过3个月,并且有交易记录,从而通过历史数据的交叉验证增加对客户的了解。在横向方面,京东金融在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的同时,也为客户提供理财、投资、保险等金融服务,再综合运用客户在京东商城的交易信息,从而可以有效增进对客户信息的了解,减少信用风险。

  正是借助于互联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京东金融在发展供应链金融以服务小微企业的过程中,为客户提供了更好地服务,具体表现为:单户融资额度低,不超过200万元,户均贷款金额80-110万元;融资利率低,年化利率为基准利上浮10%-30%;融资周期短,单笔融资期限一般不超过90天,根据需要可适当延长不超过30天。这些都更加契合小微企业的融资特点。

  五、利用互联网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的建议

  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看,依托互联网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存在着显著的优势。在互联网金融能够更好的满足客户体验,为客户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金融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情况下,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发展供应链金融,以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为更好的利用互联网发展供应链金融,需要重点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第一,选择合适的产品种类,以更契合互联网金融特点和优势的产品为主。供应链金融产品种类众多,虽然一般分为预付类、存货类、应收类三类产品,但在每类产品中,各自都包括多种细分产品,产品之间的区别也比较细微,并且产品交易结构相对较为复杂,产品运用对于灵活性要求更高,特点突出,各个产品适用的领域也都不一样。在人工智能还不能完全替代人脑思维的情况下,以互联网金融发展供应链金融,需要选择合适的产品种类。就大类而言,与存货类产品相比,预付类、应收类产品对于交易信息要求更多,但一般对于实物的货权管理要求较少,更适合于存粹从事互联网金融,且实体机构地理覆盖面较小的互联网金融机构。而存货类供应链金融产品,一般需要第三方监管机构进行监管以保障金融机构的物权,金融机构也需要对监管机构进行系统管理从而让监管机构尽职尽责,更适合于实体机构地理分布范围广的互联网金融机构采用。

  第二,打通全产业链条,利用跨界经营优势开展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在客户更加注重体验满意度的情况下,能够为客户提供综合的服务,不仅可以增强客户粘性,也可以提高客户的综合贡献度。客户的服务需求是多样化的,既包括金融服务,也包括非金融服务,传统金融机构特别是商业银行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不能开展跨界投资并提供非金融服务,如果没有异业合作只能靠优化金融服务来提高客户满意度,成效也就相对有限。而互联网金融机构本身很多是从事非金融业的,跨界经营的优势明显,在发展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优势为客户提供非金融服务。因此,互联网金融机构要充分利用好可以开展跨界经营的优势,从为客户提供更加全面服务的角度,综合设计金融和非金融服务方案,打通客户的全产业链服务需求,不断扩大服务的边界,从而为客户提供业务种类更多的服务方案,在金融服务和非金融服务之间形成协同效应。

  第三,做好科技系统连通,依靠科技手段简化操作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发展供应链金融需要更多的掌握客户信息,并且在信息量较大的情况下,若采用人工方式获取信息不仅难以保障信息的数量,也难以保证信息质量,存在较多的操作风险,成本也会比较高。互联网金融机构在发展供应链金融的过程中,要把依靠科技手段获取信息的优势进一步发挥,将金融机构的科技系统和融资客户的科技系统有效连接,实现非核心商业机密数据实时共享,从而减少信息获取中的人工操作,提高信息质量,为推动业务发展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撑。从更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助于各类主体更好的获取金融服务的角度看,通过提高信息的真实性,减少金融活动中的风险,不仅对金融机构而言是有益的,而且对融资主体而言同样是有益的。因为信用生态环境好可以有效降低金融机构的经营成本和融资机构的融资成本,有助于融资活动健康持续发展。因此,互联网金融机构和融资客户需要积极推动科技系统的连接共享,提高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效率。

  第四,运用技术和专业手段,统筹风险管理。供应链金融操作相对更加繁琐,容易出现较多的操作风险,互联网金融机构以科技替代人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操作风险,但也要充分利用好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来做好风险管理。在科技方面,既要注重提高获取信息的真实性,从而尽可能保障业务决策的基础数据是真实的,也要尽可能通过科技手段来替代人工操作,减少各类操作风险。借鉴大数据思维,全面获取客户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扩大数据的样本量,增加对客户数据分析的维度,重视相关关系分析,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精确度,为各项决策提供数据基础。同时,能用科技手段解决的问题,尽量减少人工操作,减少操作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在专业手段方面,也要储备一定数量的风险管理专业技术人才,毕竟金融风险管理需要丰富的经验,需要依靠经验对一些风险特别是行业风险进行预判从而采取相应的风险预防措施。总之,在风险管理中,互联网金融机构既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科技优势,也需要注重弥补专业经验的短板,通过两者的协调配合,做好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关注同花顺财经(ths518),获取更多机会

责任编辑:zyk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