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措施的出台,意味着封闭体系的全面冲破——主机厂对经销商的控制权被减弱,而经销商对于主机厂的博弈筹码也被减少。 《汽车商业评论》记者张嫣 4月14日上午商务部召开发布会,全面冲破汽车贩卖、售后领域壁垒的《汽车贩卖管理措施》出台。2个半月后,措施就将正式实施。对于一干经销商而言,喜忧参半;但对于还在孕育中的上汽奥迪而言,或许是一大利好。 2005年,《汽车品牌贩卖管理实施措施》(简称品牌管理措施)推出,12年间,流畅领域发生了诸多变化,而新的《汽车贩卖管理措施》(简称贩卖管理措施)则是一个重大的进步与突破。 ![]() ▲商务部部长钟山签署2017年第1号令,发布《汽车贩卖管理措施》,将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在贩卖管理措施中,除了要求提供及时有效的售后服务,严格遵循“三包”、召回等划定外,国家明白表现勉励发展“共享型、节约型、社会化的汽车贩卖和售后服务网络”,并“推动汽车流畅模式创新”。 在管理措施推出后,汽车主机厂对于经销商的控制正在削弱,经销商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与此同时,流畅、售后领域的壁垒也在打开,以往品牌授权为经销商提供的“掩护”也消失殆尽。 具体到条款上,第十二条、第十九条、第二十一条、第二十四条,都进行了详细的表述。 不同于以往的品牌授权制度,在第十二条中明白划定,经销商“出售未经供应商授权贩卖的汽车,或者未经境外汽车生产企业授权贩卖的进口汽车”时,只需要“以书面形式向消费者作出提醒和说明”,并“书面告知向消费者承担相关责任的主体”。 别的,“未经授权或授权终止的,经销商不得以供应商授权贩卖汽车的名义从事谋划活动。” 而在过去,由于在与主机厂签订品牌授权时,限期往往是一年,造成了经销商的被动局面。 ![]() ▲管理措施推出后,汽车主机厂对于经销商的控制正在削弱,经销商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在第十九条中,明白划定“供应商采取向经销商授权方式贩卖汽车的,授权限期(不含店铺建设期)一般每次不低于3年,首次授权限期一般不低于5年。” 售后方面,第二十一条划定:除法律法规规章及配套的规范性文件另有划定之外,主机厂则“不得限定配件生产商或进口商的贩卖对象”、“不得限定经销商、售后服务商转售配件”。 第二十四条中的九项约束,则是对授权制度中以往壁垒的进一步拆除。 明白要求供应商,即主机厂,不得要求同时具备贩卖、售后服务等功能,不得划定整车、配件库存品种或数量,或者划定汽车贩卖数量(达成书面一致的除外),不得搭售未订购的汽车、配件及其他商品,不得限定本企业汽车产物经销商之间相互转售。 还要求主机厂不得对经销商媒体推广、谋划场地建设、人力资源与财务管理等方面进行要求或干涉。 别的,最紧张的是——措施还要求:不得限定谋划其他供应商商品,不得限定为其他供应商的汽车提供配件及其他售后服务。 运通集团副总裁孙峰对《汽车商业评论》表现,新的措施的出台,更进一步保障了消费者的权益。而对于经销商而言,则“有利于经销商相对自主谋划”,让“经销商基本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别的,他认为,由于主机厂的支配地位被减弱,厂商地位与关系也会发生一些理性改变。 ![]() ▲中国汽车流畅协会会长沈进军表现,新措施有三个紧张方面:“一是勉励竞争,营造市场主体多元化,流畅业态、模式多样化的市场格式;二是表现公正原则,夸大市场主体责任权利的同等;三是发挥当局作用,强化羁系。” 中国汽车流畅协会会长沈进军则表现,新措施有三个紧张方面:“一是勉励竞争,营造市场主体多元化,流畅业态、模式多样化的市场格式;二是表现公正原则,夸大市场主体责任权利的同等;三是发挥当局作用,强化羁系。” 一位某知名经销商集团前副总裁向《汽车商业评论》表现,以往的《汽车品牌贩卖管理实施措施》对经销商而言,“既是绑架,也是掩护”。 “以前的一年一授权、供应链闭环,以及主机厂的金融支持、提供的客户管理系统等,是从硬件、资金、信息全方位的‘绑架’了经销商。对主机厂有倾斜。”他如是表现。 但另一方面,“也掩护了经销商。”想要贩卖某一品牌的汽车产物,必须要有授权,也就从某种程度上保障了经销商的获客。 新措施对于经销商体系而言,“短期利好,长期利空。”该人士如是评价。但孙峰认为,将来市场更充实,经销商业态同样可以更加适应市场需求而多样化,“属于利好”。 相较于对经销商利好的不确定性,新措施的出台,对正在孕育之中的上汽奥迪却是一大利好。 ![]() ▲新措施的出台,对正在孕育之中的上汽奥迪却是一大利好。 在3月28日,奥迪、一汽和奥迪经销商开展了三方会议并达成了六大成果。其中表现:上汽奥迪项目原则上会充实使用现有的一汽-奥迪经销商体系。此前,亦有现有奥迪经销商强烈反对新建网络。 如今,《汽车贩卖管理措施》的出台,意味着封闭体系的全面冲破——主机厂对经销商的控制权被减弱,而经销商对于主机厂的博弈筹码也被减少。这对于上汽奥迪而言,无论将来是使用现有渠道亦或自建渠道,都多了更多的选择与余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