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滴滴“同伴创业筹划”首批面向北京、广州、深圳、武汉和成都五地招募10万车主。 东方IC 资料 补贴一淘汰,司机和用户就会不满——依靠“补贴大战”获取流量的专车公司,如何走出困局。 4月18日,滴滴公司率先祭出大招,推出“同伴创业筹划”:切合条件的车主只需缴纳少量保障金,即可免费领取一辆汽车成为滴滴车主。 据悉,滴滴“同伴创业筹划”首批面向北京、广州、深圳、武汉和成都五地,招募10万车主。 滴滴方面表现,缺乏购车款或者不愿意买车,又想参加快车司机行列者,切合一定条件,仅需缴纳最高2万元的保证金,即可通过与滴滴合作的汽车厂商领取一台新车,现在有雪铁龙世嘉、比亚迪秦及日产阳光三种车型可供选择。 据悉,全部参加滴滴“同伴创业筹划”的司机,均与劳务公司签署劳务合同。三年合约期满后,车辆可归车主个人全部,享受车辆残值收益,同时车主还可以选择退还保证金将车退回。 滴滴方面还表现,接待退伍军人和下岗工人参加同伴创业筹划,并分外赐与他们每台车2000元的创业基金减免支持,最低只需缴纳1.3万元保证金。 滴滴此举与专车补贴模式难以为继密切相关。 汹涌新闻记者在与上海各专车平台司机交流中得知,与专车作为新生事物开始出现时,甚至与去年相比,各大专车公司均不同幅度地淘汰了对司机的补贴,这导致专车司机对的不满。 眼下,各大专车平台还在进行新的融资,滴滴、优步盼望在固守已有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得到更多用户,神州专车、易到用车则不满足于自己老三、老四的位置。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互联网协会分享经济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朱巍此前向汹涌新闻表现,“烧钱大战”似乎已经成为现在中国互联网新业态快速占领市场的“商业习惯”。但是,最终只有靠消费者的口碑和尊重法律的态度才能保住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