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比亚迪作为民营企业大概不如一汽、上汽这种响当当的国企,而在其大力发展新能源之前的一些作品虽然不如近两年新能源车如此的耀眼,但是这些传统汽车的乐成,为比亚迪的乐成打下了基础,之以是用“匹夫”二字形容比亚迪,实在并无贬义,因为要知道“匹夫一怒,亦可血溅五步”! 比亚迪的“血气之勇” 实在作为一个多面手,比亚迪一开始杀入传统汽车行业的确是有一定的“血气之勇”,2003年比亚迪正式杀入汽车制造行业,开始了作为自主品牌的征程,首先收购了西安秦川汽车有限公司,其时比亚迪的目的是“造世界水平的好车”!说实话,这个目的以如今的角度来看,总有点“超英赶美”的意思,显得有点过于“自大”。 “福莱尔”这个名字大家大概有些陌生,但这是比亚迪在接手秦川汽车之后,产物线上的唯一车型,好在比亚迪靠着刚刚杀入汽车行业的“勇”劲,利用这么一款在其时被标榜为“低端车”的车型进入了市场,说实话大概就连比亚迪老板王传福大概都不太喜好这么一款和本身没有什么血缘关系的“孩子”,等于说“福莱尔”实在并没有什么比亚迪的心血注入,但是收购秦川汽车之后就要为其买单,你想想,谁会喜好呢? 当然咱们话说回来,想要造出一台符合本身意愿、而且亲力亲为的车型这又谈何容易呢? 比亚迪的“匹夫之志” 很显然,比亚迪志向并不但限于做默默无闻的“廉价车”,如果说当初依赖“福莱尔”杀入汽车行业靠的是“勇”,那么当F3诞生的时候就代表了比亚迪的“志”!依赖比亚迪在电池方面的神技——逆向研发,F3以其7.38万的低价迅速抢占了市场,而王传福投入购进其他国家主流家用车的几千万元不但依赖F3回了本,还赚了个盆满钵满。 曾经有笑谈称:“F3的车门拆下来按在丰田花冠上不但严丝合缝,还能正常使用”在这句略带贬义的笑谈中,我们也不得不感叹比亚迪对付零件精细程度的讲求和技能的高超,虽然是逆向研发,但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照旧很值得我们去肯定的! 依赖一款F3,比亚迪的小日子过得也算是蒸蒸日上了,不外福莱尔的惨败好像始终让比亚迪对付微型代步车如鲠在喉一样,而其时微型车市场还不如如今这么不景气,加上F3的乐成让比亚迪聪明了不少,虽然照旧逆向研发,但是这次比亚迪聪明之处就在于研发的是并未引进中国的丰田Aygo,F0就这么诞生了,由于其时大部分中国消费者都不认识这款原型车,以是对付F0的争议并没有F3那么多,而且时至今日,F0依然是中国品牌微型车当中的热销车型。 比亚迪之以是日后敢说出“技能为王、创新为本”的经营理念,恰巧就说明了其身世“布衣”,但其志高远! 比亚迪的“匹夫一怒” 一个做电池起家的企业发展传统汽车行业,始终给人一种“不想做将军的厨子不是好司机”的违和感,虽然比亚迪依赖传统汽车行业的销量日子倒也能说的过去,不外照旧达不到“build your dream”的理想,也可以说是有些郁郁不得志吧,虽然志存高远但无法施展拳脚。 不外事实才能造就英雄,随着新能源车的风潮来袭,比亚迪憋着的这口气终于有了这冲冠一怒的爆发,早在2009年比亚迪就开始带着e6参与各种展出,很显然让喜好墨守成规的中国人接受这种新鲜事物很难,也需要长时间的“洗脑”,最重要的是,一定要让消费者们意识到新能源的必要性!雾霾、限行、限购,这些因素使得公众的目光转移到了新能源车上,终于在2011年比亚迪正式推出了这款车型售价36.98万,最高可享受12万元的补贴的比亚迪e6,没有逆向研发、没有山寨,搭载比亚迪自主研发的“铁电池”(因其重要成份为“磷酸锂铁”以是有的这个称呼),虽然国外对此项技能也有研究,但是比亚迪进行了改进而且已经可以进行量产。 不外电动车过于高昂的成本,加上并不方便的配套充电设备,以现在的国情来看大概并不适用,而e6的诞生也仅仅是叫好不叫座,当特斯拉风靡一时,众多“特粉儿”纷纷跪舔特斯拉的时候,比亚迪怒了,一句“分分钟造出特斯拉”惊倒众人,同时制定了“542”战略,由造车变成了造好车! 民企身世的比亚迪这一怒虽不及天子一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但靠着一股猛劲和追求卓越的信念一步步的走了过来,要知道虽然传统汽车行业中国和世界有着极大的差距,不外新能源汽车只是刚刚开始,天下落于谁手如今还未可知,古时有儒圣,读书就能读出个天下,那我们更有理由相信,务实的比亚迪可以依赖着匹夫一怒,拿到汽车未来发展的“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