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水平进步,银行卡的作用越来越显着,有人便想方设法来进步本身信用卡的透支额度。而如此简单的目标,却成了别人动歪脑筋的工具。克日,越城区法院审理一起诈骗案,嵊州一夫君借机实现本身的骗贷目标,最终东窗事发。 夫君刘某,除外表长得光鲜,行事也想当“精明”,他懂得“钱生钱”的道理。所以,在很多汽车4S店和银行业的人看来,他不停是个汽车销售二级经销商。实际上他只是个骗子,短短几个月时间,周转在汽车4S店和银行以及担保等公司之间,“购买”奥迪车20多辆。通过购车骗贷的方法,他骗得270多万元钱,过程值得大家深思。越城区法院有关法官就此提醒说,消费者平时除了要捂紧本身的钱袋,真的不要相信掉天上馅饼的事了! “70后”的刘某是嵊州人,2013年六七月份开始不停无所事事,但在客岁上半年期间却成了绍兴车界的“名人”。为什么会出名?由于他“销售业绩”特别好。用他的话说,他是通过贷款买车办信用卡来赚取中介费的。比如,客户需要办额度比较大的信用卡,他就帮他们去买车,然后车子抵押向银行贷款。 2013年12月至2014年4月,刘某对外宣传可以通过其购买汽车进步信用额度后管理高额度透支信用卡,并收取办卡佣金,同时承诺购车的首付款及银行车贷均由其负责、车辆均由其处理,与办卡人无关。通过如许的方法,有20多人通过他办了卡,而他从中分别以这20多人的名义在各汽车4S店购买奥迪等车型。在车贷未付清的情况下,又将购得车辆以显着低于成本价转卖或抵押给第三人,所得钱款分别用于归还小我私家印子钱债务、小我私家消费及清偿部门车贷和后续购车首付。 赵某就是其中一名被害人,他是朋友介绍认识的刘某。在2013年10月份左右,赵某通过刘管理了高额透支信用卡,将身份证给了刘。而刘却说,办如许的信用卡,一定要通过其购买车辆、管理车贷。不过由于事先说好,车子购买和还贷都与赵无关,赵也就答应了。 但实际上,这只是烟幕弹,并非约定不消还就真不消还了。2014年4月,银行打电话给赵说其欠银行钱没有还,其查询后就发现,本身所办的信用卡居然欠了银行近5万元钱! 而截至客岁4月份,像赵如许的受害人有20多人。刘不停以拆东墙补西墙的形式还款,由于资金周转不过来,拖欠车辆贷款、拖欠信用卡还款的事就频频上演。客岁5月,因资金断裂无力归还相应债务,刘逃之夭夭。 克日,越城区法院审理查明,刘某期间共实施诈骗22次,骗得财物270多万元。法院认定,其行为构成诈骗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2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