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记者 雷嘉)放寒假之前,多所北京市属高校连续停运并收回了为校向导提供的公务用车和为西席办事的通勤班车。北京青年报记者近日从这些高校了解到,这一举措是根据全市统一要求举行的。在元旦后、期末前的这段时间,各校连续结束了绝大多数公车的运营历史,仅保存正厅级,即学校校长和党委书记的公务用车。一些已多年不开车的副校级向导已在思量重新开始练车,或干脆改乘地铁公交出行。 元旦前夕,首都师范大学在学校官网上贴出一则关于学校班车停驶的关照:“根据北京市公务用车制度革新向导小组关于北京市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革新事情的文件及关照精神,经学校研究决定,自2017年1月1日起,停驶各线路上、下班班车,取消副校级向导公务用车。同时根据文件精神要求,保存良乡校区、通州校区通勤用车。” 北青报记者随后在北工大、首经贸、北信科、北农、北物资等绝大多数市属高校那里得到证实,学校已经下发了类似的关照。有的学校是一刀切——除了正校长和党委书记的两辆车保存外,其他公务用车全都收回;有的则保存了少部门必要的事情用车,比如北京农学院要求从1月23日起,除岗位定向化保障用车及必要的机要通信、应急和离退休老干部办事用车外,其它一样平常公务用车全部取消。 但对于办事教职工上下班的班车,各市属高校都已经叫停。首经贸从1月9日起,停驶了学校各线路上下班班车;首师大则要求在1月16日前,将取消的公务车辆会合上交。日前,北青报记者在首师大北一区的体育馆门前看到,停运的大巴式通勤班车整齐地停放在这里。据停车场事情人员介绍,这些是校本部地下车库停不下的大型公车,“(收回的)小车都在那边停着呢。” 需要说明的是,各市属高校停运的班车仅限为西席提供上下班办事的车,而那些在多个校区之间为师生提供通勤办事的班车不在取消之列。近年来根据北京市人口疏解的政策,多所市属高校在郊区建了分校区,并将部门或全部本科教学搬到分校区,例如首师大的良乡校区、北建大的大兴校区等,与校本部之间的班车都得以保存。 马上就访 西席班车取消有怀旧有抱怨 1月9日是首经贸教工班车运行的最后一天。那天,许多首经贸人为行驶了几十年的班车举行了告别仪式。据了解,首经贸之前开通有从位于南三环的校本部到复兴门、蓟门桥等几条线路班车。像多数高校一样,这些通勤班车是不向教职工收费的。而校园网上的一则关照,让许多教工在9日最后一次乘坐班车前,纷纷与班车及班车司机合影。“坐了老何师傅十多年的车,我从‘青椒’(青年西席)一枚变成了中年人,真是挺舍不得的。” 该校统计学院的一位副传授告诉北青报记者,班车停运后,他和几位住得近的同事下学期打算拼车上下班。 但也有一些学校的教工对班车取消有点儿意见。由于学校搬迁、集体购房等历史原因,大多数高校西席住得离学校较远,已经习惯了乘班车上下班的老师们,猛然面临自己办理交通题目,尤其是要与通勤族一起拼抢早、晚高峰,多数有点儿不适应。“北京这么多高校,这么多老师一下子没了班车,肯定有相当多的人改开私家车,这会不会进一步增加路面交通压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西席认为,像高校这种单位为教工提供通勤班车,本身就是绿色出行的方法,不应该一刀切全取消。“可以科学规划,缩小规模嘛。”文/本报记者 雷嘉 背景 北京市区两级4.5万辆公车涉“车改” 早在2015年中央启动公车革新之初,北京市属高校的公务用车就“只减不增”了。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后勤部长告诉北青报记者,虽然市里还没下关照,但多数高校都自觉地不再批准新增公务用车,“已有公车到期淘汰,也不再添置新的。” 2014年7月,中办、国办出台公车革新的指导意见和革新方案,对取消的一样平常公务用车要求制定处理措施,公然招标评估、拍卖机构,通过公然拍卖等方法公然处理。2015年北京“两会”上,相关部门负责人曾透露,中央层面公车革新已“按期交卷”,多部委公车已封存,公务交通补贴也根据级别发放到了公务员工资条上;市级单位公车情况也已完成摸底:北京涉及车改的共有21万人,市区两级车辆共4.5万辆。 这位负责人透露,本市公车处理采取四个措施:一是所有取消的公车,符合报废尺度和要求的,如黄标车等,报废淘汰一批;第二,将较新的部门车辆用于替换已经超负荷运转的执法执勤车辆;第三,会合部门大中型车辆,用于保障大型会议和集体调研,举行会合使用和调配,采取市场化手段运转,这一方法待保障机制健全后将全部取消;第四,其他车辆将全部统一封存,举行妥善保管,连续用于今后几年的车辆更新。文/本报记者 林艳 对话 “只靠打车不太方便 我大概得重新练车” 对话人:首师大党委副书记徐志宏 北青报:您的公车取消了吗?之后您是怎么上下班的? 徐志宏:取消了(笑),我就改坐地铁了——幸好家里离学校还不太远,地铁几站就到了。等开春天气好的时候我思量可以走路去学校,估计走个50分钟可以到,就当锻炼身体了。 北青报:假如为了事情需要去市里其他地方,交通如何办理呢? 徐志宏:因为收回公车是期末刚下的关照,你说的这个题目学校还没仔细研究,我们暂时思量,假如一起出去开会,就谁开车蹭谁的车,假如都不开车就一起打出租车。 但是像北京会议中心那样的地方又不太好打车……别的我负责统战、离退休干部事情,需要经常出去,只靠打车大概不太方便,所以我在思量要不要重新练练车,然后自己开车吧。 北青报:那您打算开家里的车吗? 徐志宏:对,之前家里的车是我夫人开,正好她今年退休了,我可以接着开。 文/本报记者 雷嘉 说法 取消通勤班车 可给予交通补贴 关于取消学校西席上下班班车的措施,国家行政学院传授竹立家认为,该措施虽然大概会对高校西席通勤出行造成不便,但符合国家规定。他还表示,东京、首尔等地大众交通很发达,公职人员上下班许多都乘坐大众交通,这样反而缓解了地面交通的拥堵,北京市的大众交通也很发达,许多地方地铁和公交都能到达,选择大众交通方便快捷环保。 至于说到取消班车后,西席个人交通成本增加的题目,竹立家建议可以通过发放交通补贴的方法办理这个题目。事业单位事情人员应该参照行政机关公职人员公车革新的措施举行,高校可以根据传授、讲师、行政人员等不同分类,对应相应的交通补贴尺度,“比如说传授对应局级,副传授对应副局级等,有一个尺度”,他表示已经有高校在根据这种方法举行制度革新尝试,“在通勤的题目上,交通补贴不能说有人有,有人没有,而是应该做好严谨的制度设计。” 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