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Kol凭据乘联会数据制表 而从2016年1~2月的累计销量看,北京现代不仅未能反戈一击、追进“前五”,反倒越陷越深,继被长安汽车逾越之后,又被长城汽车以132,817辆的成绩赶超。 AutoKol凭据乘联会数据制表 首先,有一定的行业波动因素。 春节前后的2个月,是整年汽车贩卖最低迷的月份,购车客户显着降落。春节过后,4S店人员变动较大,也会对汽车贩卖造成一定影响。 其次,凭据近3个月的销量数据分析,北京现代很有可能是因为年前压库过多,导致其今年以来一直面临着较大的去库存压力。 年前压库其实是业内的一种普遍做法。乘联会数据是按照批发量统计的,所以各大车企一般都会在年末,通过向经销商压库存的方式冲击整年销量。北京现代客岁年底销量“猛增”,12月份单月贡献了12.8万辆,最终实现了106万辆的年销量。 据了解,北京现代今年1月批发量为75,236辆,而实际零售量为12万辆。也就是说,其1月份消除的库存最少有4万多辆。2月份批发量继续降落,很有可能是其经销商还没能“喘过气”来。 之前有媒体称,北京现代从客岁8月就开始做库存调解,既有为新车上市调解产能结构的计划,也有逐步改变过去强压库存的商务政策思路。 但从根本上讲,北京现代的销量下滑是由产品力决定的。 北京现代的产品只有轿车和SUV两大类,跟上汽通用五菱、长安汽车相比,没有MPV和交叉型乘用车是一大短板,但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 关键是北京现代缺乏可以或许“扛大梁”的产品。如上图所示,在2月销量分车型 “TOP10”中,北京现代只有一款朗动硕果仅存,轿车排名第九。固然有多款SUV在售,却没有一款挤进前十。 反观长安汽车,SUV排进前十的有CS75、CS35,MPV有欧诺、欧尚。长城汽车仅一款哈弗H6就有3.31万辆的销量,相当于北京现代2月份所有车型销量总和的3/5。 北京现代从2010年开始实施“D+S”战略,提拔中高级车和SUV产品的销量。从目前情况看,显然还有巨大的提拔空间。 2016年1~2月北京现代主力车型销量同期对比 通过上图可以看出,今年前两个月,北京现代的几款主力车型,除了ix25销量同比微增之外,剩余全部下滑。其中,朗动、瑞纳等“撑量”车型的降落幅度尤为显着。 与此同时,索纳塔9、全新途胜等新车的体现也是差强人意。 在产品力欠缺的背后,是北京现代遭受其他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上下夹击”的尴尬。 长期以来,韩系品牌在中国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就是比自主品牌配置高,比德系、美系、日系等合资品牌价格低。在这样的空间中,北京现代曾获得过长足的生长。 但是,近年来随着其他合资品牌的价格不断下探,以及自主品牌的强势崛起(SUV领域尤为显着),北京现代的既有市场份额逐渐被蚕食。 2015年4月,上汽大众公布旗下Polo、途安和新朗逸等多款车型贬价最高达1万元,拉开了汽车制造商官降序幕。随后,长安福特、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等纷纷跟进。 北京现代也在4月公布,除了上市半年的ix25之外,对全系车型推行两年免息的措施。但是,免息并未产生多大结果。客岁6月份,其销量下滑幅度超过了30%。因此,8月3日,北京现代也开始实行官降,新胜达降3万,ix35降2万。 尽管如此,2015年北京现代并未保住“前五”的行业地位,被长安汽车取而代之。 不得不承认,自主品牌已是北京现代的大敌。从今年前两个月的销量看:SUV前十,基本已是自主品牌的天下;轿车方面,吉利帝豪已经逾越了现代朗动和长安逸动,紧随其后并步步紧逼。 总而言之,北京现代的销量下滑只是表象,深层次的缘故原由是以贬价和压库为重要手段追求高速增长的生长模式遭遇了挑战。 在合资品牌竞相官降、自主品牌异军突起的年代,贬价促销能给北京现代带来的结果已经越来越有限,但转型调解并非一日之功。 今年年初,北京现代提出了112万辆的整年贩卖目标。如今已经过去了两个月,累计销量不足13万辆。今年目标能否实现?恐怕比较难。 【观察】福田与双环的得与失【深度解读】北汽新能源技术路线背后的深意【头条新闻】爱卡独家囊括百度PC、移动端阿拉丁,用意何在?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进入AutoKol移动端查阅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