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横生长之后 汽车电商转型 杨海艳 告别已往十年汽车业高速生长,4S店渠道积弊正渐渐暴露。有数据显示,虽然现在国内4S店已经有2万余家,但市场80%的销量是由20%的经销商完成的。 在市场低迷的背景下,经销商的贩卖能力在下降,获取资金和消费者的本钱都在不断攀升,选择与高效率、低本钱的电商合作也成为经销商纾困的重要方式之一。此前,包括宝信、广汇等40余家经销商就开始抱团取暖,自建“汽车街”发力汽车电商,以上汽为代表的部门车企选择独立自建电商平台,在资源的助推下,各种独立汽车电商渠道也应运而生。2016北京国际汽车展览会(下称“北京车展”)特别设立了互联网汽车电商展区,这是汽车电商作为一种新的独立业务模式在北京车展展示。 传统的4S店模式亟待改变,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但广受资源追逐且市场呼声颇高的汽车电商,面对着诸多的难题和挑战。 2014年至2015年上半年,说是汽车电商蛮横生长的阶段,一点也不夸张。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互联网三巨头)入场,从汽车厂商、经销商、汽车媒体、电商平台到出行软件、O2O餐饮、观光网站都将触角伸入进来。 上汽在2014年上半年就上线了车享平台,开始试水汽车电商;2015年4月,阿里整合自身汽车资源成立了汽车事业部,按照其时规划,阿里汽车事业部将整合团体资源,向车主提供“看选买用卖”的全链路汽车电商O2O一站式办事;在“汽车街”之外,以永达、调和为代表的经销商团体,开始与阿里等牵手,盼望买通线上线下的生意业务闭环。资源盯上了车风网、买好车这样的汽车电商,汽车电商领域的投融资相对频繁。 汽车电商很快向行业交出了一份颇为亮眼的数据,其时,有不少观点以为,汽车电商将对线下的经销商体系带来颠覆性的改变,部门经销商甚至直接与厂商摊牌,以对抗整车厂商发力汽车电商的做法。不过,从2015年下半年到2016年,蛮横生长的汽车电商开始渐渐走向理性,资源开始渐渐退潮,而部门先行者,也在“实战”中意识到,汽车电商面对的问题和难点比想象中更大。 试水近一年后,阿里汽车事业部总经理王立成发出“已往一年新车贩卖做得很辛苦”的感慨,并表示将集中精力做大汽车金融。而上汽车享网则宣布了员工精减和业务调整的计划,一季度员工将淘汰25%。与此同时,车享网业务重心、内部架构也将发生变化:车享网将淘汰低频生意业务的整车、二手车业务的投入,重心投向高频生意业务的车享家业务。 买好车CEO李研珠说:“汽车行业的利益链条和信息链条非常长。因此这个行业被互联网改变的空间非常巨大。与此同时,汽车属于超低频消费,整个汽车流通链条,核心环节不是用户,而是经销商,经销商黏性才最重要。互联网企业跟经销商比线下经验、获客本钱、贩卖效率、资金本钱,这些根本不是互联网的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