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长达12年之后,汽车贩卖管理办法终于迎来第一次修改。4月14日,商务部公布了《汽车贩卖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本年7月1日正式实行。而2005年开始实行的《汽车品牌贩卖管理实行办法》则同时废止。 阐发人士指出,《办法》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根本上冲破汽车贩卖品牌授权单一体制,汽车流畅体系真正进入社会化生长阶段,重新调整了厂家与经销商的干系,平衡两者利益,强化现有市场的范例运行。 冲破汽车贩卖品牌授权单一体制
据了解,现行的《汽车品牌贩卖管理实行办法》为2005年开始实行,但随着我国汽车销量规模大幅增长,汽车流畅市场把持性谋划问题日益凸显,市场竞争不充分、流畅效率不高、零供干系失衡、汽车及零部件价格虚高、办事质量下降等问题越来越突出。 相对于旧版管理办法,《办法》最大的变化便是取消了“品牌”二字,冲破汽车贩卖品牌授权单一体制。 商务部市场建设司副巡视员胡剑萍表现,将允许授权贩卖和非授权贩卖两种模式并行。今后汽车贩卖就不再必需汽车品牌商授权,汽车超市、汽车卖场、汽车电商等将会成为新的汽车贩卖形式。 实际上,早在2014年10月,工商总局便停止了实行汽车总经销商和汽车品牌授权经销商存案工作,而自2014年8月20日起,不再接收汽车供应商报送的存案材料。 改变车企“话语权”一家独大局面 《办法》的出炉一波三折。2007年、2008年全国“两会”上,全国工商联连续两次提交修订《办法》的议案,商务部多次提出对《办法》进行修改,但由于各种缘故原由,均没有落地。客岁1月份,商务部正式开始征求意见,直至本年4月14日正式公布,隔断也超过1年。 《办法》与征求意见稿相比,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区分,将之前的《举动范例》细化至《贩卖举动范例》以及《贩卖市场秩序》两方面。 按照《办法》内容,对零供双方的举动都进行了明白范例,比如克制供应商实行单方确定贩卖目标、搭售商品、限定多品牌谋划及转售等举动,也克制经销商冒用供应商授权开展谋划活动。 阐发指出,《办法》背后是促进建立新型的市场主体干系。以问题为导向,针对行业反映的突出问题,着力引导范例汽车供应商与经销商的生意业务举动,保证生意业务公平公正。 破除后市场范畴把持 除了改变车企在市场上话语权过大,《办法》也冲破车企的纵向把持,明白车企不得限定配件生产商的贩卖对象,不得限定经销商、售后办事商转售配件等。 “这实际上给经销商松绑。”广州一家经销商的负责人表现,这从法律层面确认了采用非原厂零部件或成合法性,丰富了零部件采购渠道,也可以给消费者多样化的选择。 阐发指出,这将会促进后市场范畴的较快生长,同时给大型经销商集团带来利好。现在,新车贩卖基本处于微利大概亏损状态,售后办事成为4S店重要的利润泉源,《办法》将有利于提升经销商的办事创新。 针对放开办事限定之后,如何保证质量?《办法》提出售后办事商应当向消费者明示售后办事的技术、质量和办事范例。消费者贩卖大概提供原厂配件以外的其他配件时,应当予以提醒和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