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时报 首页 快讯 查看内容

数十亿资金拟支持充电设施 国家补贴呼之欲出

2017-5-27 07:16| 发布者: robot| 查看: 683| 评论: 0

摘要: 核心提示:在“十三五”期间,国家或将进一步出台充电设施的中心和地方财务的嘉奖办法。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童光毅也表现,国家拿出几十个亿勉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勉励社保基金探索投资充电基础设施 ...

核心提示:在“十三五”期间,国家或将进一步出台充电设施的中心和地方财务的嘉奖办法。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童光毅也表现,国家拿出几十个亿勉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勉励社保基金探索投资充电基础设施范畴。

资料图

接二连三的利好政策正在不停的“砸”向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范畴。

继9月29日国务院对外公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后,10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工信部、住建部四部委又联合印发了《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2015-2020年)》(下称“指南”),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完成为500万辆电动汽车配套建设相应范围的充电基础设施。

“个人用户充电难是新能源汽车消费者反映最强烈的题目,下一步将通过多方举措办理这一难题。”10月12日,在江苏常州召开的天下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成立暨建设经验交流现场会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郑栅洁表现。

“在国务院的‘指导意见’里面,有一个特别重要的一句话,就是说充电基础设施是一类新型的都会基础设施。这句话实际上内涵很丰富,把以往的充电基础设施作为车的附属物,或者只是车位以后随便建设的附属物的层面,上升到了都会基础设施的高度。”曾参与上述“意见”编制的、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电网发展综合研究所主任工程师李立理在日前由沃尔沃团体与FT中文网联合举办的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都会领袖论坛暨沃尔沃团体可持续交通白皮书公布会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现。在他看来,充电基础设施的落实和保障已经不是一个行业和产业性的话题,“在国务院常务会上,(已经)是和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直接结合起来。”

固然从横向上看,将来清洁化有很多技术路线,比如说天然气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但这两类汽车同样有基础设施配套的题目。李立理认为,电动汽车的充电基础配套,实际上在可以选择的几个清洁路线当中的,在实现基础设施配套这个环节,是最容易的。因为我们要建天然气的加气站,燃料电池的加氢站,模式是和燃油的加油站基本上一致的。假如要为其配套则意味着我们基本上要全新复制一套现在庞大的加油站网络,这在将来的中国几乎是不可以承受的。

或许正因如此,据其透露,在“十三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出台充电设施的中心和地方财务的嘉奖办法。而据记者了解,在12日的常州会议上,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童光毅也表现,国家拿出几十个亿勉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勉励社保基金探索投资充电基础设施范畴。此外,国家还将成立充电基础设施基金,发行基础设施企业债券支持充电桩建设。

固然从2013年9月开始,国家就开始密集的出台了十余个重点政策,涉及到电动汽车充换电办事价格、基础设施建设嘉奖、电动汽车企业资质准入等方面,而在车辆的补贴上,也已经有了国家和省市、地方等多层的财务补贴,但对于基础设施的资金支持方面依然较为模糊。

“现在国家层面对充电基础设施没有财务支持,支持的来源方主要是地方当局。”星星充电总经理苏浩报告记者。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地方当局都已经出台了财务支持政策,苏浩向记者先容道,差别地方当局对于投资者的资金支持比例、支持范围和入围补贴的细则都有着差别的执行标准。“一些地方是只补贴充电机的钱,而一些地方是充电机和工程布缆的钱都根据比例补贴,另有一些地方根本没有出台入围补贴的细则,让企业无章可循”。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题目都将慢慢得到办理。李立理报告记者,现在国家已经要求地方当局在明年3月之前要出台相应的充电桩建设专项计划和建设管理办法,把中心提出的要求要落实下去,这样地方上的企业就可以操作了。

苏浩也报告记者,在前两日的常州会议上,一共有31个地方发改委的人士到常州,学习了国家能源局对当局下一步在基础设施建设层面上的细则和计划,国家已经把下一步的建设任务具体的落实到了地方发改委的工作任务之中。与此同时,包括国网、南网的人士也有列席,而在下一步的计划中,国网、南网等企业也要有相关的五年安排和每年计划。

据童光毅先容,根据我们2020年新能源汽车500万辆的保有量测算,将来当局将要落实480万个分散式的充电桩,另有1.2万座充电站的建设,与此同时,在公交、出租、环卫范畴,要建3850座公交换电站,2500座出租车充换电站,另有2450座环卫物流等专用换电站。

落实在地域层面,国家能源局根据电动车的实际需求将天下分成三个地域,并分别做了预测:一个是条件较好地域,有266万辆电动车的需求;一个是示范推广地域建大概4300座充换电站,满足223万辆电动车的需求;另一个是积极促进地域,主要是西部地域,落实10万个桩。

固然政策和资金支持都在不断加码,但从当局层面看,支持肯定不会是永久的。因此,在将来,加快充电基础设施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李立理报告记者,根据他们的测算,即便是到2020年天下新能源私家车达到400万辆,一年的公共充电的收入(根据每度电5毛钱的办事费)大概是12个亿,假如到2020年假如只靠充电办事费去做这个生意的话,在天下才12亿的收入。这样的收入范围和400万的用户范围很难支撑起真正的商业化的。“传统企业互联网+之所以容易做,因为其面对的是一个存量市场,有范围做支撑,而新能源的互联网+面对的是增量市场,要怎么得到成功,就需要在模式上有更大的创新突破。”他报告记者。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收藏 邀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