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销轿车车型逆势增长及主销SUV车型带来可观增量是东风日产本年可以或许取得销量较大增长的主要原因,不论是单月销量增长率还是累计销量增长率,东风日产均位居TOP5车企之首。天籁、轩逸、阳光在各自细分市场均有良好的体现,而奇骏则在换代后迅速攀升至细分市场的前三位。这四款车型构成了本年东风日产销量增长的基础,在北京现代本年体现欠佳的情况下不断缩小销量差距。 2015年11月,东风日产贩卖新车100,881辆,同比增长26.45%,环比增长12.96%,以258辆的微弱劣势落伍北京现代排名单月车企销量第五名。2015年1-11月,东风日产累计贩卖新车882,165辆,同比增长10.85%,在TOP5车企中唯一达到两位数的增幅。 天籁(9,905辆)同比增长0.22%,是本年销量体现较为稳定的中型车之一。在11月的洛杉矶车展上,作为天籁北美版的Altima发布新款车型,而国产新款天籁预计将于来岁下半年跟进。新款车型采用了日产最新计划理念,融入更多运动化计划元素,盼望拓展更多年轻消耗群体。 在天籁立足于合资中型车市场的同时,东风日产将于来岁引入另一款中型车西玛。与天籁主打舒适家用的定位不同,西玛越发偏向运动型轿车。东风日产盼望以两款气势派头不同的轿车扩张在中型车市场的市场份额,从而突破目前依靠天籁单车征战的增长瓶颈。作为首次进入运动中型车细分市场的东风日产而言,在后续的营销推广中,需要有针对性地颠覆在消耗者心目中的固有观念,吸引新的用户群体。 轩逸(38,491辆)销量同比增长59.11%,连续两月荣登紧凑型轿车销量冠军,并将与朗逸(35,483辆)的年度累计销量差距缩小至不敷13,000辆。相比朗逸、英朗等热销车型,轩逸已逾三年没有对车型举行改款,但却在本年获得了接近30%的增长。一方面轩逸在产物属性上非常符合家用消耗者需求,另一方面轩逸与轩逸·经典两款车型在优惠后8-15万元的价格区间拥有较宽泛的覆盖面,无形中也扩大了轩逸的潜伏消耗群体。 蓝鸟(3,656辆)正式贩卖首月获得了3,000+辆的成绩,作为一款本性计划的全新车型,体现值得肯定。蓝鸟向市场证明了东风日产也可以将时尚与独特融入到家用轿车中,而从市场初期反馈看还是具备一定的认可度。随着东风日产其它车型更新换代的逐渐举行,这种计划趋势会越来越普及,因此蓝鸟的试水具有投石问路的意义,如其后续可以进入主流消耗市场,对付东风日产年轻化的进程无疑是积极的。 骐达(5,127辆)销量同比下滑21.26%,但与上月环比增长后的销量基本持平。在新款骐达上市前,经销商优惠清理库存将可能释放一部分看重性价比的用户市场。新款骐达将是来岁东风日产第一个换新的车型,动感时尚的造型改变及有可能更新的动力系统将帮助骐达重新举行定位,回到与欧美主流两厢紧凑型车竞争的行列。 阳光(9,051辆)销量同比增长15.31%,这款车型在入门家用轿车市场不声不响,却一直可以或许实现较为稳定的增长,本年累计销量上增长幅度超过30%,着实成为入门家用轿车市场第二梯队的一匹黑马。 骊威(2,214辆)销量同比下跌49.98%,与主流合资小型车销量差距进一步拉大。定价偏高、计划陈旧、配置偏低是骊威本年销量下滑的主要原因,而原本盼望通过增加本性扩大市场覆盖面的骊威劲锐版销量甚至不如越发中庸的普通版骊威。在小型车中主打功能实用性本身是一个卖点,但单纯强调这个点却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不过,上汽通用新上市的乐风RV也许是骊威可以参照的对象,时尚休旅气势派头的同时还能发挥空间实用性,若可以或许得到市场认可,将来骊威的改变亦可向这个方面倾斜。 楼兰(2,123辆)销量还在2,000辆附近徘徊,换代之后虽然销量不像上一代产物那般惨淡,但向上攀升仍然存在一定的障碍。楼兰在合资中型SUV中属于较为另类的存在,偏向动感、豪华的气势派头使其潜伏消耗群体与汉兰达、锐界等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相对来说楼兰的市场覆盖要更窄,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销量的增长。 奇骏(16,432辆)销量同比增长64.68%,但仍落伍CR-V1,200余辆,本年累计销量的差距被拉大至约3,600辆。相对上一代产物来说,奇骏无疑是乐成的,从一款处于主流边缘地带的产物跃居至细分市场前三名。除了途观在细分市场遥遥领先外,奇骏与CR-V的竞争也将是将来一段时期内的市场看点。 逍客(3,899辆)在换代车型上市的第二个月,未出现新车效应对销量的拉动作用。由于先期上市仅提供2.0L车型,指导价均在15万元以上,且新车优惠不敷,面对缤智、XR-V等主流小型SUV没有体现出充分的性价比优势,市场观望态度较强。随着来岁1月指导价格更低的1.2T车型入市,加上终端优惠的稳定,逍客的竞争力才有可能逐步显现。 启辰品牌方面,D50(1,383辆)、R50(2,686辆)、R30(606辆)三款轿车销量进一步下滑。除了产物陈旧、品牌知名度不高的因素外,市场定位不够明确也造成了三款轿车的无所适从。 从D50和R50的产物定位来看,其盼望切入合资品牌主流小型车和入门紧凑型车之间,并与部分本土品牌轿车形成竞争关系。但实际上消耗者在选购时对D50的R50的对比车型并没有体现出明显的倾向性,且跨度较大,而本土品牌轿车的潜伏消耗者也鲜有将启辰品牌轿车列入对比的范畴。 而R30所处的微型轿车市场本身已处于滑坡状态,奔奔、奥拓等细分市场领先者在11月也仅有2,000余辆的销量成绩。对付产物竞争力不强的R30而言,本年不敷千辆的月均销量也在预料之中。 T70(5,191辆)销量基本保持稳定,并占据启辰品牌超过一半的销量份额,这款SUV车型在本年的推出一定程度上挽救了整个启辰品牌的跌势。但显然,相比宝骏560(31,228辆)、传祺GS4(24,650辆)等同级别热销本土品牌SUV车型而言,T70的销量仍然差得很远。应该看到,T70的销量尚可很大程度上源自同价位SUV市场竞争的不充分。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将来T70的销量仍存有较大的隐患。 如果说本年东风日产在着力完善其SUV产物线布局的话,来岁东风日产的重点将放在对轿车的更新上。天籁、轩逸、骐达都将在来岁实现换新,同时全新车型西玛的投放也是东风日产首次切入运动气势派头的中型车市场。东风日产正在逐步转变自身产物的形象及定位,以适应市场潮流,扩大市场覆盖面,争取原本并没有在锁定范围内的潜伏消耗者。对付北京现代的追赶,东风日产始终没有停下脚步。 启辰品牌的衰退已经是本年的老话题了,这个本应对日产物牌形成补充的合资自主品牌如今却面临着随波逐流的困境。对付合资自主品牌的发展,国内车企的思路普遍存在不明确甚至偏离航向的问题,诸如宝骏的乐成在合资公司外方主导合资自主品牌发展的框架下很难得到复制。因此,如果不想成为拖累母品牌的包袱,启辰也许需要进入重建阶段了。(文/何梦雪) 版权声明: 本文为《童济仁的汽车评论》独家稿件,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改编,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进入AutoKol移动端查阅更多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