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厂家销量目标冲刺和市场利好政策的共同推动下,11月的国内车市再次出现较为强劲的增长,而11月汽车电商的购车节热潮也有效提升了汽车市场的消费热度,一定程度上对于销量起到了促进作用。11月份国内狭义乘用车终端销售超过195万辆,同比增长18.15%,环比增长8.39%。其中SUV车型同比70.64%的增长幅度是最为强劲的拉动力,而轿车虽然同比仍然下滑,但0.31%的跌幅已经有明显改善。 在市场形势转好的情况下,各大厂家也开始逐步提升产量与批发量,11月的产量与批发量分别达到了214万辆和211万辆,生产节奏的加快与库存的提升也体现了厂家与经销商的市场信心。市场需求的回暖与明年国内购车政策的不确定性使得今年年末的销量冲刺有较好的预期。 11月国内销量排名前五的车企分别为上汽通用、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北京现代和东风日产。其中除了北京现代外全部实现了同比增长,上汽通用和东风日产同比增长幅度更是超过了20%。 2015年11月,上汽通用终端实现新车销售167,052辆,同比增长21.14%,环比增长5.36%,单月销量据国内车企之首。分品牌方面,别克品牌和凯迪拉克品牌增长势头强劲,增长幅度超过45%;而雪佛兰品牌仍处于调整期,销量同比下跌12.50%。2015年1-11月,上汽通用累计销量1,494,324辆,排名国内车企次席,落后于上汽大众,领先身后的一汽-大众9,567辆。
别克品牌11月份销量同比增长45.18%,继10月后单月销量再次突破10万辆。其中除了英朗和昂科威两款主销车型延续良好表现外,威朗在11月也有明显的增长。 英朗(31,633辆)销量同比增长83.53%,连续三个月销量过3万辆大关。全新英朗的推出堪称精准市场定位的典范,从车型、营销、生产等多方面予以保障,使得全新英朗上市后迅速占领市场,取得良好的市场口碑。 英朗在主流家用轿车细分市场面临的竞争对手主要为朗逸(35,483辆)和轩逸(38,491辆)。其中朗逸刚于今年年中完成改款,而多年未有变化的轩逸也将于明年迎来换代车型,随着卡罗拉(25,994辆)的逐渐掉队,主流家用轿车市场英朗、朗逸、轩逸三强争夺的局面将可能持续至明年。 威朗(9,619辆)销量开始大踏步前进,环比增长近60%,并突破9,000辆大关,市场培育效果显现。而11月18日威朗轿跑/威朗GS的上市更大大丰富了威朗车系的车型选择。 威朗轿跑/威朗GS与同级别竞品相比,“天生带感”的slogan使其定位更加清晰,在设计与配置上也树立了同级别的标杆形象。在细分市场上,高尔夫(17,315辆)牢牢把控着市场领先地位,市场口碑和终端优惠都较为稳定,威朗轿跑/威朗GS作为新进挑战者,产品力上有一定优势,但若想进一步增强在细分市场的话语权,营销层面上还需要更多努力。 凯越(17,854辆)销量进一步回暖,在市场萎缩与竞品打压的不利局面下实属不易。随着购车主体的年轻化潮流越发明显,当年的“家轿之王”称号对凯越的销量刺激效果渐渐削弱。虽然终端市场约2万元的优惠使凯越具有较强的性价比,但不可否认相对老旧的车型已使凯越在市场竞争中显出疲态。 君威(8,624辆)和君越(7,271辆)同比均出现了小幅下跌。今年国内合资中型车市场整体较为平淡,缺少特别强力的产品刺激,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双君销量也基本与去年持平。 君威/君越目前已进入生命周期的中后段,其中全新君越已在11月的洛杉矶车展亮相,国内也在同步进行测试,预计将于明年国产上市。全新君越的尺寸相较现款有全面提升,其定位也将有可能发生变化,与主流中型车错位竞争。同时,与君越同平台的君威目前也在准备之中,两款车型将迎来全面升级。 昂科威(19,051辆)再次刷新今年单月销量纪录,与途观(20,179辆)仅有千余辆的差距,其中1.5T车型在购置税优惠政策的刺激下销量占比达60%,是昂科威销量屡创新高的重要拉动力量。 昂科威依靠精准的市场定位杀入主流SUV市场,对整个细分市场格局造成了影响,同时上汽通用生产的昂科威将于未来出口美国,这是通用从中国进口的首款车型。昂科威的出口充分展现了目前上汽通用制造体系的先进及在通用全球中愈发重要的地位。 昂科拉(8,068辆)销量同比增长40.26%,继续排名合资小型SUV销量第四名,但前三名XR-V(12,254辆)、缤智(12,054辆)及ix25(10,919辆)单月销量均破万。细分市场的格局在今年三季度之后基本保持稳定,这四款车型始终位居前列,而前三名销量连续破万的表现也证明了合资小型SUV市场仍然有潜力可挖。昂科拉作为四强中在售时间最长的车型,若能有针对性较强的改变,未来销量仍有上升空间。 GL8(5,768辆)销量持续稳定。全新一代GL8预计将于明年上市,据悉新车型将搭载2.0T发动机,同时换装全新的多连杆式独立后悬架,在产品力上有较大的提高。作为中高端MPV市场的绝对领军者,GL8对于产品合理的定位与布局是其突破销量瓶颈,继续实现向上攀升的关键。
雪佛兰品牌单月销量同比下滑12.50%,环比微增0.04%。相对别克与凯迪拉克而言,雪佛兰品牌今年大多数时间处于产品线换新与调整之前的蛰伏期,随着产品更新的逐步开启,雪佛兰将可能在明年迎来销量的增长。 迈锐宝(6,513辆)在10月20日新款车型上市后,还未形成销量的有效转化,而这款车型对于雪佛兰的意义不仅在于销量,更在于为明年上市的迈锐宝XL做出良好的铺垫。因此,针对这款性价比颇高的合资中型车,雪佛兰需要有更多的营销策略进行推广。 迈锐宝XL预计于明年一季度上市,将有可能配备1.5T、2.0T和2.5L三种发动机。相比现款迈锐宝,迈锐宝XL具有更加运动的造型与更大的车身尺寸,在设计、车身技术、配置上都与现款车型形成了较大的区分,将进入主流中型车市场竞争。定位的差异化将有利于产品之间不发生内耗,这是“双车战略”成功的前提,剩下的就是在各自细分市场如何通过产品优势和营销策略实现突破。 科鲁兹(21,423辆)销量同比增长13.61%,经典科鲁兹在销量上仍是绝对主力。由于国内在售的新科鲁兹是由泛亚技术中心主导开发,与国外并不同步,而在今年洛杉矶上全新一代科鲁兹海外版车型也正式发布,在动力总成和配置上相比目前更加高级。据悉,这款车型将有可能进入到国内与现款新科鲁兹共同销售,这对于科鲁兹车系产品线的丰富及定位的提升具有积极的意义。 赛欧(13,631辆)销量同比下滑27.64%,落后于主要竞争对手瑞纳(17,517辆)与K2(13,741辆)。细分市场的萎缩是赛欧今年销量下跌的主要原因,但相对韩系竞品而言,赛欧车系整体性价比更高,且1.5L高配车型销量占比也更大(35%以上)。未来,赛欧仍可以利用合资车型的品质与富有竞争力的价格在三四五线城市保持销量的稳定。 雪佛兰全新小型休旅车乐风RV于11月19日上市,在小型车市场上注入一股新鲜血液。实用而多样化的空间组合是其相对其它同级别小型车的优势,而与同样以功能性为卖点的骊威,乐风RV在造型设计与技术配置上又全面领先。这样一款精品小车开创了小型车全新的细分市场,未来销量有较大的想象空间。 创酷(4,320辆)销量同比下滑9.72%,在合资小型SUV市场上销量并不出众。近期创酷终端优惠有所放大,实际售价区间已经落在了10-13万元之间,与昂科拉有了一定的区分度,随着年底销量冲刺,创酷需要利用性价比上的优势进行销量的提升。 科帕奇(3,070辆)销量同比增长43.46%。但参考同为七座合资中型SUV的锐界(10,780辆)和汉兰达(8,351辆)的销量表现,可以看出七座中型SUV的潜在消费者没有把性价比放在购车因素中较为靠前的位置,而科帕奇改款车型推出后销量基本稳定于3,000辆附近,也侧面表明15-20万元区间SUV的消费者对于七座的需求并不十分强烈。
凯迪拉克品牌单月销量同比增长56.94%,旗下车型全线实现增长,其中ATS-L销量创下年度单月新高,而XTS和SRX两款车型销量也重新回到2,000辆以上。 ATS-L(3,733辆)销量逼近4,000辆大关,新车型拉动效应开始显现。在新款车型推出后,ATS-L又陆续将25T车型更新为28T车型,并全系标配8AT变速箱,这使得ATS-L的产品优势进一步得到提高。尤其中低配终端优惠后25-30万元的价位区间内,ATS-L相对竞品在动力、配置上体现了突出的诚意。因此ATS-L在领跑豪华品牌中型车第二梯队的基础上,未来在销量上仍有继续向上的野心。 XTS(2,005辆)销量重回2,000辆。进入到年底销量冲刺阶段,XTS终端优惠有所放大,其独特的美式豪华风格是区别于同级别产品的亮点,但中大型车市场上奥迪A6L与宝马5系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对其它车型造成了严重的打压。而且这一级别的消费者对于价格的敏感度并不高,而更加关注车型及品牌的内涵。 随着凯迪拉克金桥专属工厂的调试完成,凯迪拉克未来的旗舰车型CT6将于明年1月底上市,其预售价区间为50-70万元。由于国产CT6相对海外车型并没有加长,因此其将插入国产加长中大型车与进口大型轿车之间的细分市场,实现跨级竞争。这样的定位将有可能抢夺一批中高配5系与A6L的消费者,同时对于购买中低配7系与A8L的消费者也具有诱惑力,从而对豪华品牌的高端市场格局造成影响。 SRX(2,010辆)销量同比增长16.72%。由于进入了产品周期的末尾阶段,SRX的优惠幅度近期也略有上涨,在换代车型XT5上市之前,SRX能够稳定住自身销量不出现大幅下跌即是最大的成功。 除了CT6之外,凯迪拉克金桥专属工厂生产的另一款重磅车型就是明年4月将要上市的XT5,其将搭载2.0T发动机+8AT变速箱的全新动力总成,加上尺寸的增扩与豪华感的营造,XT5相对于同级别竞品在硬件实力上并不逊色。XT5的上市将成为凯迪拉克品牌另一个走量的关键车型,对于凯迪拉克销量和市场份额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上汽通用近两个月逐步发力,连续两月拿下国内车企单月销量冠军,别克品牌与凯迪拉克品牌的持续高增长拉动了上汽通用整体销量的抬升,而雪佛兰品牌在度过今年的调整期后,有望于明年集中释放。三大品牌均有产品更新换代节奏的良好把握,针对细分市场的布局越来越深入,品牌发展思路也渐渐明晰,上汽通用的整体体系实力在其中有充分的体现。 但值得关注的是,雪佛兰品牌在推新的过程中,也应当对现有产品线进行梳理,旗下几款车型或由于产品力缺失,或由于营销根基薄弱,在市场上不具有绝对竞争力。这种车型的存在对于品牌生产及营销资源都存在不必要的消耗,是否可以进行产品线的整合再造,也许是上汽通用需要考虑的。(文/何梦雪) 版权声明: 本文为《童济仁的汽车评论》独家稿件,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或改编,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欢迎点击阅读原文进入AutoKol移动端查阅更多内容 |